4月15—21日是第29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腫瘤微創消融治療發展迅速,是未來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新成果新思路層出不窮。4月17日上午,現代快報“名醫天團”直播間特別邀請到了南京市腫瘤醫院(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和血管疾病介入中心二科主任醫師丁懷銀,他與大家聊一聊腫瘤微創。
△丁懷銀(右)做客“名醫天團”直播間
78歲患者多發小肝癌,用微波“燒死”腫瘤細胞
3個月前,78歲的張先生得過“新冠”后一直喘氣不暢,家人就帶他去醫院做了常規檢查,結果發現其肝內有3個病灶,通過介入治療確診為肝內是多發小肝癌。由于其年齡大、肺功能比較差,而且肝癌長的部位不同,一個長在肝的頂部,一個在下腔靜脈旁,一個在肝右后葉下段,不能進行手術,于是專家就考慮用微波消融,后來通過CT引導下分別對這幾個病灶進行了微波消融,病人后期恢復得很不錯。
作為腫瘤微創的一種,微波消融術是利用專用的治療針,在超聲或CT引導下,經皮膚穿刺直接進入腫瘤病灶,利用微波爐一樣的熱效應原理,使腫瘤組織局部在幾分鐘內達到80℃~100℃的高溫,從而達到“燒死”腫瘤細胞的目的,而周圍組織極少或不發生損傷。
微波消融除了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適應證廣、并發癥少、療效明確、可重復性強等優勢,還有兩個明顯的優勢,一是升溫比較快,短時間內就能達到80℃~100℃的高溫,對于肝炎、肝硬化的病人,在其血小板比較低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微波消融,起到止血作用。另外,由于醫保能報銷,所以微波消融治療的價格相對較低。
微波消融適合哪些患者呢?丁懷銀介紹:第一,患者兩肺有多發結節,這種情況下不適合手術治療;第二,患者年齡大,肺功能不好,不能耐受手術或拒絕進行手術治療;第三,患者不僅有肺部的腫瘤,其他部位也有腫瘤;第四,對于轉移或復發的病灶,微波消融可以多次治療;第五,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說可以減瘤止疼,提高其生活質量。
腫瘤微創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一種新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意識逐漸增強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影像檢查設備的不斷更新,現在人們在正常體檢中經常會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毛玻璃結節等,從而臨床上出現了許多新的領域,如放射外科、腔鏡外科、冷凍外科等,這些都是廣義上的腫瘤微創治療。腫瘤微創治療就是可以在影像引導下的腫瘤治療,如在CT、B超、MR、C臂機等引導下完成的腫瘤治療。
腫瘤微創治療主要包括血管外治療和血管內治療。血管外微創治療包括熱消融,有微波消融和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包括氬氦刀冷凍治療、放射性粒子治療、超聲聚能治療等。血管內微創治療在C臂機的引導下,將很細的導管插入腫瘤供血血管的開口部位,然后向內打入藥物或栓塞劑造成腫瘤缺血壞死,從而達到抑制或滅活腫瘤的目的。
腫瘤微創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所治療的疾病范圍非常廣泛,比如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乳腺結節、乳腺癌、肺部腫瘤、肝臟上的腫瘤、胰腺的腫瘤、腹腔的腫瘤、軟組織的腫瘤等都可以通過微創治療的方式緩解腫瘤的癥狀或進行治療。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腫瘤微創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適應證廣、并發癥少、療效明確、可重復性強等優點。
做完微創發燒莫慌,這是腫瘤在吸收
做完腫瘤微創后,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丁懷銀介紹,由于是個微創手術,表面上沒有大的傷口,但如果是內部消融的范圍比較大,還是要提醒患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了避免針道出血,患者需要絕對的臥床24小時;
第二,術后要禁食6小時;
第三,對于做完肝部、肺部微創治療的病人,特別是消融范圍比較大的話,3~5天會有個腫瘤吸收日,所以期間病人可能會發燒,但與普通感染病人發燒不同的是,通常是在下午和晚上發燒,第二天上午就好了,如果發燒是在38℃以下,那一般不需要處理,如果在38℃以上,對癥處理就可以了;
第四,術后一個月左右隨訪復查。
通訊員 朱諾 現代快報+記者 任紅娟/文 吉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