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宿遷泗洪:“共享廠房”辟出富民興村新路徑

(速新聞記者 戶偉 趙淑柳 通訊員 陳玉)“村里收入增加了,咱們拿到租金了!”“廠房‘活’起來,項目動起來,我們得利了!”日前,在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王集社區,村民在“共享廠房”前,從社區工作人員手中領取廠房租金,臉上洋溢著喜悅。

天崗湖鄉有5個村建有“共享廠房”,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集體每年獲取租金180萬元,有1000余名村民從中受益。該鄉通過建設“共享廠房”,讓多方獲利。這是泗洪縣通過“共享廠房”建設破解發展難題、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的生動實踐。

土地、資金是鄉村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近年來,在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泗洪縣發現轄區內鄉鎮不同程度存在經濟富裕村(居、社區)往往有錢沒地,而經濟薄弱村(居、社區)則存在有地沒錢的現象。針對此現象,泗洪縣充分整合資源,動員鄉鎮積極推進村(居、社區)、企業、政府多方聯動建設“共享廠房”,破解制約鄉村振興的土地、資金瓶頸,推動了鄉鎮產業發展。

每天一大早,泗洪縣金鎖鎮一家玻璃制品公司就熱鬧起來,來自周邊的150多位村民在廠房內忙著生產、包裝,一派繁忙景象。

“步行到公司只需5分鐘,月工資6000元左右。” 工人陳海龍就住在附近小區。他說,自己這份工作得益于金鎖鎮“共享廠房”的建設。

近年來,泗洪縣以推動實施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公共空間治理為契機,創新推進村居、群眾、企業三方聯動共建“共享廠房”新模式,讓鄉村資源“活”起來。

金鎖鎮是泗洪縣較早探索“共享廠房”建設的鄉鎮,一棟棟標準化“共享廠房”矗立在鄉間村頭。金鎖鎮金鎖居委會有個廢棄多年的養殖場,該鎮牽頭協調12個村(居、社區)賬面上閑置的210萬元,在拆除廢棄養殖場后建成了41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租給企業使用,年租金按出資比例分配給12個村(居、社區)。

走進宿遷博依美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一臺臺縫紉機正在快速運轉,數十名工人分工制作。

“公司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上班時間也比較靈活。”工人劉清清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據了解,宿遷博依美服飾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下旬投產,3500平方米的廠房由泗洪縣界集鎮的兩個村居共建,企業帶動了附近50多人就業,兩個村集體經濟年增收65萬元左右。

“兩口子在一起上班互相有照應,挺好的。”“每包手工費1.5元,一天可以掙一兩百元。”在位于泗洪縣龍集鎮濱湖社區的江蘇茂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許彩中、孫榮夫妻倆正忙著給紡線稱重、打包。孫榮負責稱重,許彩中負責在一旁裝袋子,裝滿了便用針線封好口,搬放到一邊。

江蘇茂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原是零散村落,村里搬遷了幾十戶人家,整合出60多畝可建設用地,一直閑置。龍集鎮通過“集體+村民+社會”模式,村集體和村民將土地折價入股,引來外地客商投資1200萬元,建成了17000平方米的廠房,供多家企業租用。

“共享廠房”,不僅讓當地村民獲得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讓村(居、社區)集體獲得稅收返還和租金,實實在在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有業可就、有錢可掙,是‘共享廠房’設立的初衷。”濱湖社區黨總支書記祖啟飛粗略算了一筆賬:“‘共享廠房’招來的企業今年預計可實現開票收入過億元,集體獲得的稅收返還和租金一年將超過100萬元,搬遷村民以宅基地使用權入股,流轉土地租金加入股分紅每年每畝1500元左右……”

江蘇達喜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喜”)是泗洪縣金鎖鎮的一個“共享廠房”項目。公司由返鄉創業青年周偉牽頭創辦,主要從事木地板生產與銷售。

“木材加工業是鎮支柱產業,但多為初加工。”該鎮副鎮長仲林華介紹,達喜加盟后,填補了當地板材業沒有深加工的空白。

“共享廠房”為項目入駐鄉村提供了平臺,也引來了一些優質項目,延伸了泗洪縣的工業產業鏈。據了解,落戶“共享廠房”的50多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已成為泗洪經濟開發區和鄉鎮工業園企業上下游配套產品,推動了泗洪縣工業主導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泗洪各地積極探索建設“共享廠房”。項目引來了,荒廢的土地盤活了,村(居、社區)集體收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在家門口就業,腰包鼓起來了……截至目前,泗洪縣已建成“共享廠房”22.6萬平方米。

據了解,泗洪縣在“共享廠房”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快和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出臺了《泗洪縣“共享廠房”入股及收益管理辦法》等文件,規范了“共享廠房”資金來源、入股分紅、建設模式、風險管控等具體事項,確保各類主體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