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為世界局勢增添了變數,但歐亞合作的未來并不應因此受阻。歐亞各國應調動各自優勢資源,互利共贏。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匈牙利與中國持續推進合作,并在物流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突出成果。此類投資促進了知識共享與創新,將繼續擴展到新興產業和領域,并通過高校合作交流等方式持續加強國際對話,構建知識網絡,推動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構建數字化、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作者:杰爾吉·馬托奇
(Gy rgy H Matolcsy)
匈牙利中央銀行行長
匈牙利前經濟部長
在歷經了幾波新冠疫情的洗禮之后,俄烏沖突的爆發又給世界增添了新的特殊形勢,導致了全球能源和糧食市場的嚴重動蕩,進而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反彈,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物價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現狀為未來歐亞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我認為,這類觀點并沒有認識到共同應對這些挑戰所帶來的真正機遇。人類的繁榮取決于東西方之間、特別是歐亞大陸的伙伴關系。如果能夠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實現數字化、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歐亞合作將取得成功。
在匈牙利,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歐亞各國應該調動各自優勢資源,開展對話,共同努力,抓住當前數字化、長期可持續發展、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和貨幣轉型等大趨勢。在過去的十年里,匈牙利一直在尋找與亞洲伙伴,特別是與中國最具前景的合作領域。其中至少有兩個領域引人注目:物流和新能源汽車產業。
物流在匈牙利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匈牙利是連接中歐和東歐的樞紐,位于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旅游和能源走廊的十字路口,也是2015年首批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歐洲國家之一。作為該倡議迄今在匈牙利最重要的旗艦項目,正在建設的匈塞鐵路是連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陸地走廊的一部分。鐵路建成后,將把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首都之間的旅途耗時縮短一半以上,從約8小時縮短到3.5小時。
圖片來源:新華社
然而,沿著“一帶一路”的不同走廊運輸的不僅是貨物和服務,知識共享變得越發重要,也的確在快速迸發創新思想的各領域開辟出了新的維度。在匈牙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匈牙利的目標是站上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最前沿,而與中國的合作正在幫助匈牙利實現這一目標。
目前,中國知名電動汽車制造商和電池供應商正在匈牙利興建工廠。2022年8月,寧德時代宣布在匈牙利東部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投資70億歐元建廠,這將在電池生產領域創造9000個新工作崗位,創造了外國對匈直接投資的新紀錄。該工廠預計最早將于2025年投入運營,為寶馬和梅賽德斯等世界頂尖汽車制造商提供電池。
去年7月,蔚來汽車公司也正式確認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投資1340萬歐元建廠,生產蔚來汽車換電站。蔚來汽車已于2021年開始在歐洲市場銷售,匈牙利工廠是其第一家海外工廠,同時也將成為其動力研發中心。匈牙利政府撥款約416萬歐元來支持該項目。因此,匈牙利將成為蔚來汽車國際換電站網絡,尤其是在歐洲換電站網絡的關鍵節點。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上述例子表明,此類投資促進了知識共享與創新,而知識共享與創新在環境、社會和治理原則方面也需要具備可持續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動汽車及相關投入已經具備綠色交通的重要元素。
東西方的關系甚至可以更進一步,擴展到新興產業和領域,例如氫能和核聚變能源,以及像“元宇宙”一樣基于5G的數字解決方案。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5G網絡,擁有5.24億5G移動用戶,還宣布了其“人造太陽”(HL-2M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的突破性成果。在貨幣領域數字化方面,中國一直在引領主權貨幣轉型的步伐,其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項目已經投入實體經濟試驗,在試點覆蓋方面居于領先地位。貨幣數字化是十分重要的,沒有數字化的貨幣,數字化的社會就無從談起。
事實上,中國似乎已經掌握了新知識經濟的運行規則,匈牙利國家銀行出版的2022年全球討論文件《新的可持續經濟學——全方位討論文集》中,也對這一內容有所強調。如果匈牙利和中國及其他伙伴一起,認可知識創造的指數級效益,我確信國際社會能夠處理好當今時代最緊迫的問題,不僅能應對氣候變化,也能維護民生福祉和國際秩序的穩定。
圖片來源:新華社
那么我們該如何走上聯合創新的道路呢?除了商業知識的遷移,我強烈推薦決策者利用好高校合作的機會。當今時代,數據的重要性堪比石油,知識和經驗是挖掘數據的新型利器。開展國際高校合作有助于這些“軟”技能的發展,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跨文化相互理解,這也是現代創新活動的核心。匈牙利正在加強與復旦大學等中國高校的交流,我為此感到自豪。不少立志成為世界名校的匈牙利大學也招收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
匈牙利國家銀行正引領進一步加強對話與構建知識網絡。自2019年以來,我們已經舉辦了四屆布達佩斯歐亞論壇,致力于促進東西方政商學界的交流。
我們將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堅定不移地維護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精神。最后,我想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是的,在匈牙利,我們堅定致力于一個肯定的回答。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標題為 "Get 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