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好消息接連傳來:南通獲批省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項目立項;南通在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中躍升全國第十三位、全省第二位;南通企業在首屆江蘇專利獎中斬獲1金1銀5優秀……
成績的背后,是全方位系統化布局、多領域深層次創新。以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建設為引領,南通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創新創造、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構建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體系,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助推劑”。知識產權“強引擎”驅動下,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跑出加速度。
高質量創造,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上個月底,由南通企業沃太能源在新疆烏魯木齊達坂城區參建的10MW/20MWh儲能電站并網成功,與100MW風電場項目相輔相成,成功送電。“該儲能電站除了高效儲電,還可協助電網削峰填谷,緩解電網負荷波動和供需失衡,全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和新能源發電電能質量。”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宏亮說,公司致力于在較偏遠的無電地區,通過搭設具有完整發電、配電、用電功能的電網系統,解決當地居民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
沃太能源參建的10MW/20MWh儲能電站
沃太能源的信心,來自于先進的技術創新。公司是全球范圍少有的掌握儲能核心控制技術、提供全功率段儲能產品的領先企業。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公司已圍繞儲能系統布局國內外專利300余項,并且是中國加入海牙協定后最先提出專利申請的企業之一,在今年榮獲中國專利獎銀獎。此外,還承擔了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市場監管部門將我們列入‘旗艦領航’企業名單,出具專利分析報告,幫助我們進一步挖掘技術成果中的創新點,優化專利保護范圍,提高專利申請質量。”袁宏亮說,專業化的服務有助于推動企業搶占技術高地和市場先機。目前,沃太能源的產品業務已擴展至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創造。企業是知識產權創造的主體,南通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助力創新主體壯大蝶變。出臺《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見》,6條18項知識產權政策納入“新科創30條”。圍繞16條優勢產業鏈,優選知識產權“領跑者”企業100家、“攀登者”企業200家,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開展“旗艦領航”行動,“一企一策”引導企業前瞻布局,打通發展堵點,高質量創新。
專利申請難、成本高、耗時長,是企業經常遭遇的問題。針對市場需求與服務資源不匹配的問題,南通搭建“一站式”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高質量創造安上“加速器”。
去膠機、刻蝕機是芯片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前道加工設備,此前,相關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等國家手中,進口設備一度價格瘋漲、交貨周期漫長。瞄準“卡脖子”技術,江蘇邑文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制造,成功實現半導體前道工藝設備的國產化。
邑文微電子
2021年開始,隨著新產品推向市場,邑文微電子找到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同步為相關核心技術申請專利。針對邑文微電子批量申請專利的需求,保護中心對企業的專利方向、撰寫質量及技術方案的合理性進行“手把手”指導。去年一年,該公司就有46件發明專利通過保護中心預審快速獲得授權。“保護中心的預審服務,讓我們少走了彎路,發明專利獲得授權的周期從2年左右縮短至4個月左右。”公司知識產權部經理秦開舉說,知識產權軟實力得到充實,也加快了企業上市步伐。
服務提速,助企搶占市場先機。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兩年,全市已有3567家備案主體通過預審通道獲發明專利授權5838件。精準服務專精特新、“旗艦領航”等企業,開通專利預審綠色通道,平均受理周期1個工作日、預審結案5個工作日。
高效益運用,支撐重點產業轉型升級
W-水晶冰芯小冰涼抗菌夏被,A類抗菌蠶絲被芯……走進羅萊家紡工廠店,數款帶有抗菌功能的家紡產品被擺在顯眼位置。“疫情以來,消費者更看重家紡在抑菌方面的功能性,我們的抗菌產品銷售增長了近50%。”羅萊生活高新研發部總監宮懷瑞說,抗菌產品自2017年上市以來一直在更新迭代,“從前是在染整工序添加助劑,現在是從前道開發抗菌纖維等新材料,使得產品的抗菌持久性等性能更加突出,產品附加值也提高了20%左右”。
作為一家本土老牌家紡企業,羅萊從2012年起就洞悉到市場變化,把研發重心從花型設計轉移到材料技術創新上。2019年起,公司圍繞健康護膚、超柔兩大類功能性產品開展技術專利布局,已申請發明專利80多件,獲授權12件。“市區兩級知識產權部門幫助我們優化知識產權布局,一方面加強發明專利挖掘,一方面指導我們把花型從外觀設計專利轉為版權進行快保護。”近年來,羅萊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不斷增長,在專利申請中的占比從15%左右提升到了50%左右。企業也從中嘗到甜頭:疫情期間,羅萊的營收、利潤逆勢增長,與2019年相比,2022年度母公司營收增長19.56%,利潤總額增長76.28%。
羅萊生產車間
羅萊的蛻變,是南通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企業圍繞產業所需,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匯入創新源泉。目前,南通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五大重點產業集群發明專利占比達48%,總產值達8185億元、同比增長10.2%,船舶海工、高端紡織兩大產業集群躋身“國家隊”。
高效益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不僅能為企業轉型發展創造加速度,還能幫助企業打開融資新路徑。
美亞藥業海安有限公司專注核苷酸研發生產近20年,是國內天然核苷酸品種最全、全球核苷酸系列產品專業制造商之一,主營產品環磷腺苷原料藥市場占有率達到60%,市場排名第一。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累計申請專利26件,獲授權15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9件。
隨著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去年11月,企業從海安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也可以用于辦理抵押貸款,很快就向郵儲銀行提交了申請,沒想到一下子就憑借商標獲得了800萬元的質押融資,從申請到銀行放款僅用15天。“這筆錢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被我們用于原材料、設備采購等支出。”美亞藥業海安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邱延軍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時補充了企業現金流,對企業贏得更大市場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搭建“政府+企業+銀行”對接平臺,助力企業“知產”變“資產”。2022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較上年度翻一番、達60.9億元,質押融資項目505個,居全省第三。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處處長吳欣介紹說,今年南通啟動實施專利轉化“雨露計劃”,計劃每年助力400家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專利技術轉化不少于1200件,50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超80億元。
高效率保護,捍衛“南通制造”金字招牌
南通靠制造業起家,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品牌,共同鑄就了“南通制造”的金字招牌。
江蘇大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專業級鋰電電動工具制造商,始終堅持發展自有品牌,已經形成以鋰電電動工具為核心,配套交流電動工具、光電測量工具、氣動工具等產品體系,2021年“大藝”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保護。但是,隨著“大藝”品牌持續提升,市場上不斷出現假仿冒“大藝”品牌制品,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今年5月,啟東市市場監管局呂四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呂四港鎮閘河村住宅內發現生產假冒“大藝”品牌電動工具,執法人員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現場發現大批標注“大藝”的電動工具及相關配件,經鑒定,均為侵犯“大藝”商標的假貨。由于案值較大,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呂四市場監督管理局隨即移交公安進行立案偵查。就在今年2月,南通公安部門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端掉近20個制造銷售“大藝”假貨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0余人。“相關部門開展的打假行動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維護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公司副董事長黃建輝說。
市場監管部門為大藝打假維權
部門聯動,不斷凝聚起保護合力。南通實體化運行企業打假維權中心,持續開展“雙打”“藍天”“劍網”等專項行動。2022年,全市辦理專利商標行政案件1531件,數量全省第一,辦理周期縮短50%以上;司法審結知識產權案件2557件,結案率90%以上;公安偵辦知識產權刑事案件90起。
南通優勢產業眾多,伴隨著外貿和跨境電商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走出去”,產品遠銷海外。
江蘇恒輝安防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經過近20年發展,已成為安全防護產品全球領導廠商,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年前,就在公司積極籌備上市時,卻收到一紙法院傳票,一家海外公司訴稱,恒輝安防侵犯該公司一項發明專利,要求其停止侵權,并索賠上百萬元。
涉訴產品掌浸手套是恒輝安防自主研發的主打產品,怎么會侵權?公司檢索、比對分析后研判認為,原告所持專利為公開信息,并無技術點,這很可能是一起惡意訴訟。恒輝安防馬上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復審申請。在省、市知識產權局協調下,國家局加速復審進度,最終宣告原告專利權無效。“之前我們埋頭研發,很少關注知識產權保護,這個案子給我們敲了警鐘,也讓我們積累了維權經驗。”恒輝安防副總經理張武芬說,自此之后,公司把知識產權管理上升到一個戰略高度。
緊盯薄弱環節,護航通商“出海”。南通在全國率先成立“知聯僑”知識產權海外服務中心,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涉外糾紛指導、商標搶注應對、專利預警分析等服務2100余次,有效減少企業涉案成本投入。市知識產權局專職副局長蔣愛龍表示,下階段,該局還將在知識產權“指南針”計劃實施過程中,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核心專利培育指導、知識產權風險評估和預警服務,幫企業修好“出海”必修課。作者:文|記者 沈雪梅 王瑋麗 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