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走勢。但同時也面臨著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阻力等困難。多個部門最近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專家學者和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們透過數字能看到什么?他們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又是如何判斷的?
01
多項數據指標向好
我國經濟持續回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剛剛去江蘇進行了調研,他的感受是企業有壓力,但更有活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立群:跑了不少的企業,感覺到從企業這個層面來看,大家面對克服困難還是有信心,明確方向,有干勁,還是在真抓實干。這樣的形勢讓我們很受鼓舞。
張立群表示,雖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壓力,但是先行公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數據還顯示,6月份我國制造業動能指標為二季度最高水平,預示著經濟反彈動能正在繼續。
此外,最近發布的一系列權威數據透露出更多的暖意。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6月份信貸投放明顯回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海關總署公布,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1%,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上半年我國造船業完工量同比增長14.2%,新接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超過70%。
此外,上半年我國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歷史同期最多,我國民航業運輸生產規模已基本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6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止跌回升,調查的8個主要行業中,7個行業銷售量指數、6個行業國內訂單指數上升。
剛剛帶領團隊發布了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的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認為,下一步財政、金融等政策將進一步發力,加大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周景彤:6月份的經濟,實際運行的景氣狀況,應該是要好于4、5月份的。下半年,中國的經濟應該總體上延續持續恢復的這樣一個過程。從全年來看,我們預計全年增長5.4%左右,應該能夠完成政府年初確定的5%的預期目標。
記者還梳理了農業銀行、中信證券、平安證券等十多家金融機構的研究報告,各家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將協調發力,穩外貿政策也將繼續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進一步復蘇。短期經濟數據的波動,不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大方向。
02
內需回升
為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國內需求穩步回升,強大的國內市場為經濟持續回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梳理上半年工業和服務業數據時,發現了一個新的變化。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明明:紅線代表工業,黑線代表服務業。歷史上來看,一般工業會更高一些,但是從圖中看到,從今年年初開始,黑線在快速上升。所以今年實際上經濟復蘇主要的驅動因素還是來自服務業的復蘇。這也是今年跟過去經濟結構區別比較大的一點。這樣的經濟結構應該說是更優化的,對民生的改善也會更加明顯。它可能會有一個傳導,就是當你的服務,還有商品的銷售也能夠回升的話,那么工業的產出也會逐步地回升。
明明認為,今年很多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對上半年經濟的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促消費的同時,擴大有效投資也在帶動國內需求。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8萬億元,一批既有利于當前又能推動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加速推進。
張立群:要進一步發揮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通過政府投資的顯著加強,來使企業的生產顯著恢復,來使就業得到顯著改善,來使居民收入得到顯著改善。在這個基礎上,我想我們克服需求收縮的這個一攬子政策,它就會見到顯著成效,經濟全面回暖的態勢才能夠鞏固起來。
03
多項措施接續發力支持穩增長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關鍵期,更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下功夫。近期,多項穩增長、穩就業、促消費的政策措施正在陸續落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將培育更多優質中小企業,引導創新資源向中小微企業聚集,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周景彤:我們觀察到,今年上半年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達到了歷史新低,下一步對中小企業,我覺得在減稅降費、包括在上項目、土地的供應等方面,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針對存量房貸利率普遍較高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協商變更合同,或者用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房貸。
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要抓緊制定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商務部則提出,要圍繞促進汽車、家居、品牌消費和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出臺針對性配套措施。
多個省市近期還出臺了一系列促就業惠民生的措施。
河北省計劃今年開發設置5500個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按每人2000元發放求職補貼。山東省今年安排68億元全力支持穩住就業基本盤。江蘇省今年安排中央和省級就業補助資金預計增長31%。
張立群:我們現在要在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這些方面,采取多種政策,使得就業形勢顯著好轉,使得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加快,這樣的話,才能推動我們消費持續回暖。
(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王雷 田琪永 丁然 天津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