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波臺
近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強調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山河巨變見證思想偉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實踐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引領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使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據統計,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6.5%,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升至87.9%;森林覆蓋率由十年前的21.63%增至目前的24.02%,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驗證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偉力。
生態福祉惠及全體人民。我們常說,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曾幾何時,生態環境成為困擾人民群眾的“心頭事”。“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哪里?就來自良好的生活環境。”從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到內蒙古“一湖兩海”重現生機,從云南集中整治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到福建長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聚焦人民關切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多措并舉打好藍天保衛戰,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多,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污染,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處處可見,持續用力深耕凈土保衛戰,以“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生命線,使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凈土中真切感受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久久為功譜寫嶄新篇章。回顧總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巨大成就,四個“重大轉變”標志著美麗中國建設邁出了重大步伐,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特別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唯有攜手努力持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正確處理好五個“重大關系”,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保持嚴的基調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才能共同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美麗中國人人可享,也需要人人參與!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向著新目標、攜手共奮進,我們定能繪出美麗中國更新更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