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正式誕生,至今已有101個春秋。歷經101年洗禮,黨章里書寫著紅色基因,流淌著紅色血脈,已經成為共產黨人必須守護好、建設好的精神家園。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落實好學習貫徹黨章這個“第一位要求”,牢固樹立黨章意識,對黨忠誠,替黨分憂,為黨盡責,是我們每個黨員的根本政治擔當。
一個政黨,必須有一部黨章;一個大黨,更要有一部好黨章。101年來,我們黨完成了18次黨章修改,不斷更新變化,但人民立場一脈相承,初心使命始終不渝。黨章的每一次修改,都反映出我們黨對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認識上的深化,都是對黨的實踐經驗最新總結,體現黨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最新成果,在推進黨的事業、加強黨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黨的二十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共修改了50處,其中總綱部分修改了37處,條文部分修改了13處,總字數20452,比十九大黨章增加956個字,字字千鈞,處處要緊,煥然一新,熠熠生輝。黨的領導更加凸顯,思想理論更加充實,使命目標更加明確,制度體系更加科學,管黨治黨更加有力。我們黨不斷修改完善黨章的過程,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照亮復興征程的“思想路標”,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眾望所歸的“政治地標”,找到了一個又一個依法治黨的“制度坐標”。
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覺。黨章字字珠璣,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宗旨源自于此,理論基礎根源在此,認識論方法論的本源也來自于此。所以,每個黨員要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悟,做到真學真懂、入心入腦。黨章內容豐富,含義深刻,思想深邃。如果學習只是淺嘗輒止,就不可能記得牢、弄得懂。必須靜下心來,擠出時間,刻苦學,用心記,將黨章學習掛在心上、落在筆上,在通讀中找亮點,在精讀中找難點,在研讀中找落點。采取個人自學、干部領學、集中研學的方式,在學習中梳理出重要的思想觀點、應知要點、理論熱點。注重在“結合”上下功夫,把學習黨章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同學習其他黨內法規結合起來,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結合起來,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邊學邊思邊悟,學以增德、學以增智、學以篤行,確保學出新境界新成效,真正把黨章內化于心。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黨章是我們黨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是全黨最根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為規范。黨章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學習黨章的根本目的在于學以致用,最終要見諸于踐行黨章的行動之中。要以黨章為鏡檢視自身,搞清楚“入黨為什么、在黨干什么、為黨做什么”,經常想一想問一問:當風險挑戰來臨,我們還能不能胸懷國家之命運、砥礪革命之初心,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氣神沖破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當復興使命在肩,我們還能不能把手中的每一份權力、身上的每一份精力都用于黨的偉大事業?當欲望誘惑襲來,我們還能不能視金錢如糞土、待富貴如浮云,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回答好這些歷史之問、時代之問、價值之問,是每個黨員政德修養、黨性錘煉的終身課題。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目自從。踏上“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我們要牢固樹立起“以重溫黨章不忘來時路”的歷史自覺;“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方向”的政治自覺;“以如磐定力凝聚奮斗偉力”的思想自覺;“以感恩奮進續寫歷史新篇”的行動自覺,咬定目標,頑強拼搏,苦干實干,勇毅前行,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陳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