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8月4日發布上半年海洋經濟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4.7萬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8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海是生命的母體。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戰略要地。如今,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面對新征程上的海洋強國建設,要奮楫揚帆,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答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代考卷。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面積相當于陸地面積的1/3,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海洋事業發展得怎么樣,海洋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系民族生存發展,關系國家興衰安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國堅持陸海統籌,深入實施海洋強國行動,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了藍色經濟發展,走出一條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海洋經濟表現出強勁韌性和發展潛力。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4.7萬億元,同比增長6.0%,海洋經濟規模和效益顯著提升。
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然離不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開發的深度取決于海洋科技水平的高度,海洋科學技術發達是海洋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當前海洋技術創新步伐加快,創新驅動日益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海洋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從“深藍1號”“國信1號”“國鮑1號”等越來越多的漁業“大國重器”次第投放,到自主研制的新一代GNSS海洋表層漂流浮標為大幅提升海洋觀測和監測能力提供契機,再到智能型無人系統科考母船“珠海云”交付使用。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一大批“拳頭產品”成為中國海洋科技名片,為藍色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人海和諧,美美“漁”共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畫卷徐徐展開。
茫茫大洋中,藍藍海波里,蘊藏著人類對更好更快發展的共同愿望。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道“統籌題”,做大做強海洋經濟,不能只盯著“海洋”做文章,還要立足“陸海一盤棋”,統籌陸海產業、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布局,建立海陸協作發展利益共同體,著力構建陸海聯動新格局。一方面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發展海洋經濟的使命感、緊迫感,科學把握海洋經濟發展新趨勢、新特點,以時不我待的心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做大做強海洋經濟。一方面創新思路,精心謀劃,下好海洋經濟發展的每一著棋。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為方向,進一步提升船舶海工、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有力保障海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讓我們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逐夢深藍新征程,讓海洋經濟向更廣更深處拓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蓄積新的磅礴動能。(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