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常住人口僅300人左右的小村莊,如何安置900多名滯留旅客?讓出剛裝修的新房,拿出僅存的食物,發放自家超市的商品……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北京市門頭溝區安家莊村村民雖然自己受災,但仍然全力幫助Z180次列車滯留人員。(8月12日人民日報)
食品告急,飲用水有限,信號中斷,氣溫降低,被困旅客在焦灼中等待救援。面對突發險情,列車內,黨員帶頭維持車內秩序,乘務人員沉著應對,乘客們開展互助;列車外,有關部門組織人員運送物資、搶修線路、調度救援;社區里,老百姓拿出了家里所有的吃的,家里能煮的東西都煮了,沒水熬粥就徒步上山打水;沒菜就拿黃瓜蘸醬……
不止Z180次列車,也不只是安家莊村。K1178次列車緊急停靠沿河城站;K396次列車滯留在落坡嶺站……“一對老頭老太太,收留了我們9個人的吃住,而且他還要去幫助更多人。”落坡嶺同樣是個住著300人的村莊,而且很多都是五十開外的老者,為了安置上千滯留乘客,大家在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帶領下,用辛勤的付出、無私的奉獻,共同譜寫了“風雨同路,守望相助”的動人贊歌。
危難之際,黨和人民始終心連心。“黨員干部要沖在前,基層黨組織要發揮作用,讓人民群眾感到有依靠。”鏗鏘有力的“作為黨員,我必須挺身而出”,“火線”推選出的黨員乘客擔任志愿者,在赴受災村轉移群眾時不幸被卷入激流遇難的龍泉鎮黨委委員劉捷……一個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座戰斗堡壘,凝聚起同心抗災的力量;聞“汛”而動,向災而行,就是黨員干部的非同一般。始終堅定“群眾利益無小事”的信念,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懷,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一名名共產黨員,在防汛抗洪救災一線踐行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
生死關頭,子弟兵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責任重于泰山。洪水肆虐之際,子弟兵是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突擊隊。哪里有災情,部隊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有困難,部隊就攻堅在哪里。武警北京總隊某支隊40余名突擊隊員迅速響應,向被困列車進發。山體垮塌、道路橫斷,他們只能采取徒步方式行軍,平均背負50斤救援物資的官兵,在泥濘坎坷的道路上行進數個多小時,送到受災群眾手中。防汛救災中,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群眾,用生命守護生命,彰顯了人民軍隊的責任和擔當。
關鍵時刻,萬眾一心、風雨同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黨員干部、消防官兵義無反顧、勇敢逆行,志愿者群體、廣大群眾同舟共濟、互助自救,張揚戰天斗地的民族氣概,展現詮釋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中國號列車”不懼任何艱難險阻,披荊斬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