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小小紅梅”紅領巾信仰學習之旅正式試運行,“紅領巾講解員”帶領青少年參觀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由紅領巾講、紅領巾聽,用兒童化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打卡“紅色場館”,重溫崢嶸歲月,接受紅色教育,成為青少年的暑假必修課,這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愛國情懷的培育。
每一處紅色場館,都是鮮活的歷史,也是黨史最生動的教材?;春鹨奂o念館講述著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跡,是淮海戰役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的載體;渡江勝利紀念館,記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革命歷程,是感悟渡江精神的重要基地;雨花臺烈士陵園里的文物、影像和事跡,記錄了雨花英烈堅定的信仰信念、熾烈的家國情懷,信仰的力量穿越時空、直抵人心。
一件件留下時光痕跡的實物、一張張被歲月沖洗過的照片、一個個真實感人的事跡,讓青少年們置身于歷史長河中追溯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心懷理想,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矢志不渝;胸有家國,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他們潛移默化地接受著愛國主義教育。教育的意義在于點亮人,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尚在知識儲備階段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認知,某個場景、某個片段或某件文物會成為他們的不滅記憶,成為點亮在心中的愛國火種,成為他們為民族復興而努力的精神力量,成為他們為祖國富強而奮斗的動力源泉。
如何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紅色教育,營造“愛國種子”播種發芽的土壤環境?近年來,各地不斷推出新舉措,深耕紅色資源,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讓紅色教育“活”起來、“動”起來。真人表演,情景再現,讓場景從書本里“走”出來,聲情并茂的表演,讓現場觀眾產生共鳴,做到寓教于情;多媒體呈現手段,讓青少年有了更多的交互體驗,VR、3D、全息影響等技術的應用,讓觀眾置身其中,成為主角,讓感受更直觀,寓教于樂。一直以來,南京也不斷探索深挖“紅色根脈”寶貴資源,做好“紅色資源+”文章,打造更多串聯式、階梯式一體化育人鏈條。“紅領巾講解員”、雛鷹小分隊行動等,讓青少年從紅色場館的參觀者變成紅色知識傳播的參與者,讓紅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用好紅色資源,用活紅色資源,扣好青少年人生中的第一??圩樱尲t色成為他們的成長底色,在紅色基因的傳承中,不斷涵養愛國情懷,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凝聚奮進力量。(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