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過半。關于蘇州經濟“半年報”,有這么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蘇州全市有25076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同比增長13.17%,加計扣除額1137.07億元,同比增長22.78%,受惠企業數、加計扣除額均創歷史新高。
透過半年看全年。這些稅務數據為什么創新高?新高背后,有著怎樣的發展邏輯?由此,給蘇州眾多企業的科技創新又帶來什么變化?
政策不斷“煥新”
紅利磁吸效應日顯
8月16日,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托萊西單抗注射液(商品名:信必樂)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血脂異常。這是中國第一款國產抗PCSK9單抗藥物,也是信達生物成立12年來的第10款上市新藥。
生物醫藥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高技術密集型、長周期的行業,每一款新藥上市的背后,都需要巨額的研發投入和長期的臨床試驗。“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到100%,再到政策不斷加碼,讓我們有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中,為企業發展增強了信心!”信達生物財務部財稅經理孫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28.7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近億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國家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普惠性政策,始于1996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以使企業扣除比其實際投入研發費用更多的支出,對于企業而言,可以將節省的資金用于投資或擴大再生產。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也持續優化完善,呈現出年年加力、步步擴圍、層層遞進的特點:一方面,持續提升扣除比例,擴大受益主體范圍;另一方面,優化企業享受政策的時間,從2021年允許企業在10月份預繳申報時就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到2022年將這一舉措制度化、長期化,今年又明確7月預繳申報時也可享受政策。老政策不斷“煥新”,發展紅利持續釋放,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加申報并得享實惠。
張家港市的駿馬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5年參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申報。作為一家制造、研發、銷售輪胎骨架材料錦綸和滌綸簾子布的高新技術企業,駿馬化纖先后參與制定多個簾子布行業標準,主導產品錦綸6簾子布和滌綸簾子布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在2022年度所得稅年度申報中,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1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2186萬元。“將這筆稅收優惠節省下來投入到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中,今年已投入4800萬元進行了產線的升級改造,預計產能將提高5%至10%,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財務部門經理劉亞樓說。
精準稅務服務
加速政策落地開花
一項好政策,抵過萬千言語。如何讓企業眼里的好政策變成手中的“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科技創新?這也是個系統工程。
為確保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落細,全市稅務部門加大政策社會面宣傳力度,同時以稅收大數據平臺為依托,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動足腦筋,加強政策精準推送。
定向培訓,確保企業吃透政策。在汽車產業鏈中脫穎而出的“專精特新”企業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今年以來產品銷售額累計達4億元,還入選省科技企業上市培訓計劃。財務總監王春泉告訴記者,昆山稅務部門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培訓活動,幫助企業更加深入了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增強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的信心。
一對一輔導,確保企業準確填報。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蘇州圖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及智能檢測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于成立當年起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受益扣除比例從最初的50%、75%增長到如今的100%,研發費用逐年遞增,從2016年到2022年,該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增長了20倍。“蘇州工業園區稅務部門始終提供‘一對一’定制服務,優惠政策第一時間通知、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解決。”財務負責人李建華說。
技術賦能,確保企業申報便利。蘇州市稅務局還自主開發并優化“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信息服務平臺”,并在全省推廣使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將納稅人的財務數據進行智能梳理識別、自動校驗,一鍵生成稅務留存備查表單。”蘇州市稅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實打實”幫助企業降低辦稅各種成本,讓稅收政策真正成為企業科技創新的“助推器”。
從確保企業知曉政策,到確保企業吃透、用好政策,稅務部門一項項具體而細致的舉措,正在讓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這項國家好政策在蘇州落地開花、生根結果。
扶持政策合力加持
企業科創大有奔頭
一項好政策激活一池春水。
采訪中,記者發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不斷完善對蘇州企業研發投入的引領帶動作用明顯。
以國家創新型企業亨通集團旗下江蘇亨通高壓海纜有限公司為例,這家生產超高壓電纜、海底光纜等相關配套產品的“專精特新”企業,上半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超8600萬元,按照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測算,預計可減免企業所得稅超1300萬元。據介紹,自2021年起,企業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均超過1億元,預計今年全年研發投入1.5億元。“政策的不斷優化,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對企業研發投入的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升級設備、加快投產變得更有底氣,高質量發展成長之路走得更加鏗鏘有力!”財務負責人卞曉晨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讓企業增強科技投入信心的不止一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目前,蘇州已形成的一套科技創新稅收支持政策正在不斷放大政策紅利。據了解,今年全市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等重點科技創新稅收政策,合計減免企業所得稅約401.02億元,同比增長13.67%。其中,2667家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減免企業所得稅114.63億元;29家企業享受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減免企業所得稅2.12億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對支持企業投入研發、鼓勵科技創新起到重要作用。”蘇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稅收支持政策的加力實施下,蘇州正形成“政策引導—研發投入—稅收減免—加大研發投入”的良性循環,極大地激發了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的熱情。從今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對應的研發投入看,研發投入超億元的企業共128家,合計研發投入310.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7%和21.22%。(蘇報記者 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