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向上,政策是關鍵引擎。日前,江蘇出臺《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被歸納為“28條”,涉及到不同領域120多個政策點,為正在加力前行的“蘇經濟”擂響了密集鼓點。
今年以來,江蘇省經濟運行呈現生產平穩、內需改善、質效提升、信心回暖的特征,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在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位居前列。“大體量”向前跑,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牽引。此次江蘇出臺的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8條”,干貨滿滿,既有對如何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回應,對準市場主體普遍關切,又有民生“紅利”的釋放,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樁樁件件、一招一式,可謂切中關鍵,為江蘇育好經濟下一茬降下了“及時雨”。
千頭萬緒,尤須提綱挈領。透過政策,我們望見,促消費依然是今年的“重頭戲”。“蘇新消費”四季購物節、銷售競賽季、消費惠民券、數字人民幣紅包和現金補貼等正在路上,新能源汽車下鄉、“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等正綿綿發力,一攬子真招實策持續點燃著人們的消費熱情。此外,江蘇還對房地產行業、基本投資、外貿外資、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澆灌著政策“活水”,讓存量政策接續向“實”遞進,讓更多的實體經濟立穩腳跟、逐浪奔涌,從政策創新中讀懂江蘇“進”勢。
經濟沖刺之際,一個能夠盤活全局、激活各方的精準落子彌足珍貴。如今,各地正搶抓寶貴時光,聚力沖刺全年目標。“28條”的發布,為接下來穩經濟劃出了重點。觀察發現,提振和擴大有效需求成為此次“28條”的首要任務和目標。目標之下,是一條條“奔現”的路徑。譬如,聚焦重大項目建設,9月底,省級220個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建設,促開工迫在眉睫;158個重大制造業項目實現投產達效,保工期進入倒計時,新出爐的政策工具箱里裝滿了“緊迫感”,一個“實”字格外凸顯。我們要牢牢抓住關鍵項,錨定主攻項,響鼓重錘、落子有聲、期到必成。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經濟“鼓響”還需重錘“敲”。關鍵一環,就是要堅決有力抓落實。我們看到,在此次出臺的一攬子政策帶動下,江蘇各地步調一致,各顯其能,形成聲勢。南京“23條”、無錫“22條”、宿遷“25條”……全省上下時不我待抓落實,給出了如何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動能、保障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的“地市答案”,有力推動“新政”直達快享,讓我們底氣更足、信心更強。
江蘇經濟不斷刷新“自我”,背后是政策的不斷加力和顯效,是營商環境的“優”無止境,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