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與每個人的日常出行密切相關,有一個安全便捷的公共出行環境是廣大群眾的共同關切。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持續將優化群眾出行條件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多措并舉加快完善內暢外通的交通體系,著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公共出行環境。
公交候車亭是城市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品味的具體體現。近年來,淮安對具備條件的部分主干道老舊候車亭進行了提檔升級。日前,記者在翔宇大道政務中心公交站臺看到,新式站臺采用流線型設計,造型優美、現代簡約,亭體顏色以白色為主,顯得干凈、清爽。除了高顏值的外表,智能化的內核也受到了前來乘車的市民們的廣泛好評。市民張順榮說:“這個電子站牌不僅帶有公交路線圖,還可以實時顯示進站等信息,并有語音播報功能,和‘城客E家’app是聯網的,我們乘客所需的等待時間、應該坐幾路車等信息,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詢到。”
出門有公交,生活品質高。去年以來,淮安新建了59個制式公交站臺、22個簡易公交站臺,改造144個老舊公交站臺,配置500個候車座椅,總投資約1400萬元。“出門有公交”民生實事項目覆蓋了城市主干道約20公里,途經約40個住宅小區、3個客運車站、6個商貿市場、7個商業圈,運營公交線路52條,受益市民達100萬人,進一步提高了公交出行的可達性和滿意度。淮安市現代公交集團總經理孫智敏介紹:“我們通過實地調研群眾出行需求,排查站臺設置情況,以此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安裝制式公交候車亭,增設智能電子站牌,配置公交候車座椅等,圓滿完成了‘出門有公交’為民辦實事項目,打通了市民乘坐公交的‘最后100米’。”
農村公路作為助力鄉村發展的“主動脈”,一頭連著鄉村振興,一頭連著交通民生。308縣道起于二河武墩大橋西橋頭,一直向西延伸,原來的道路因為遠超設計使用年限,路面上存在較多的裂縫和坑槽,嚴重影響通行安全。308縣道改造工程項目部按照“美麗農村路”要求,重新鋪設瀝青路層,對排水不暢路段設置管道排水,同時還對部分年代久遠的危橋進行了升級改造。淮陰區馬頭鎮吳集村村民趙金剛說:“原來的馬路坑坑洼洼,很難通行,開車經常會濺出積水,噴濕路人的衣服。修路以后,馬路變得很平整,大家的評價都很高。”
308縣道改造工程項目總監辦總監工程師王金來介紹:“本次308縣道改造項目共分為五個施工標段,按照公路二級的設計標準進行設計,改造里程約13.3公里。主要改造內容是將老路全幅地進行銑刨,包括瀝青面層、水穩基層。目前,這項工程已全部完工。”通的是道路,暖的是民心。308縣道改造完成后,道路的行車舒適度及空間環境不僅得到了很大改善,沿路包括以鄉村旅游業、農副產品采摘業為主導的特色規模農業產業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下一步,淮安交通部門將持續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增效,著力提升農村公路養護水平,強化農村公路安全管理,打造彰顯淮安特色的“四好農村路”,助力城市鄉村振興發展。“今年,我們已經完成15公里的農村公路和4座農橋改造,以及629公里的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項目。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優化完善農村公路路網,服務地方群眾出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淮陰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工程科科長祁東海說。(記者:金磊 通訊員:談平 孫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