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海門: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守護民眾清朗家園

近1000名網絡文明志愿者,守護“一老一少”安全用網;架起網絡利民助企新橋梁,為民營企業走穩走好“保駕護航”;探索建立三級網信工作體系,維護全區良好網絡生態;建立“1+1+X”聯合執法辦案機制,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

網絡安全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壓艙石”。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線,圍繞防風險保安全筑牢網絡安全屏障,圍繞強治理惠民生推動網信惠民利民,提高人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共筑網絡安全防線,著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作出海門貢獻。

守護“一老一少”,構建網絡安全“銅墻鐵壁”

多彩的棋盤,跳動的骰子,一場網絡安全與飛行棋的“跨界融合”正在上演。網絡安全知識小貼士、問題與才藝表演相互融合,組成了一張繽紛的“飛行棋盤”,孩子們化身小小“探險家”,在飛行“地圖”上謹慎避開所設置的網絡陷阱,直到安全地抵達終點。

9月7日,在海門臨江小學的操場上,海門區委網信辦定制網絡安全真人“飛行棋”,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又有趣的“開學第一課”,在寓教于樂中讓網絡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網絡安全飛行棋,實在是太有趣了,通過游戲互動,很多網絡知識,已經牢牢記在我的腦子里啦。”一個孩子興奮地說道。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海門區持續營造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宣傳氛圍,不斷創新的舉措,線上線下齊發力讓老年人和青少年輕松掌握網絡安全防范知識和技能,推動全社會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安全素養。

在線上,以老人、青少年為重點宣傳對象,利用漫畫、短視頻、知識競答等方式,制作喜聞樂見的融媒體內容;在無線海門APP上開設“網安知識一點通”欄目解讀網安知識60余次,開發《海門區青少年網絡素養微課》普及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在線下,積極動員1600多人次網絡志愿者走進鄉村、社區,走進學校、家庭,向廣大群眾科普網絡安全知識。舉辦網絡安全知識講座、設立宣傳窗、組織廣場活動,送網絡安全知識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200多場次;定制青少年網絡安全專“暑”課堂,開展護苗課堂、親子沙龍、反詐觀影等活動;圍繞老年人的智能化生活需求,舉辦20多場形式多樣的手機教學活動,幫助老年人暢享網絡生活;持續打造“張謇紀念館”“江海博物館”“能仁中學”等6個青少年網絡素養實踐教育基地,不斷提升網絡安全宣傳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做優“利民護企”,助推網絡環境“優無止境”

2022年4月,海門區網信辦接到屬地上市民營企業舉報,稱有人在新浪微博平臺擅自使用其公司名稱和logo商標注冊賬號,發布未經企業授權的相關信息(包含部分不實信息),涉嫌仿冒侵權。后協助指導企業收集證據材料,分別向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和新浪微博平臺提交線索進行侵權舉報后,仿冒賬戶已被平臺注銷。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海門區網信辦結合“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主動調研走訪民營企業、征集企業遭受網絡侵權情況,嚴厲打擊網上惡意損害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的違法違規行為,指導企業積極參與網絡侵權信息的舉報,聯合公安、市監以及相關鎮、街道,推動涉企舉報件聯動處置,不斷提升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海門已累計受理涉企網絡舉報30件,清理涉重點企業不實信息20余條,約談網站平臺3家,成功處置5起涉屬地民營企業謠言、1起外地企業詆毀本地企業形象和1起本地企業侵犯外企商標事件,為企業健康規范發展積極營造良好網上輿論環境。

組織開展網絡侵權舉報、網絡安全講座、防詐反詐進企業宣傳活動10余場次;定期邀請網絡安全工程師幫助企業檢測網絡,排查整改網絡安全風險隱患;開發“萬事好通·馬上辦”海門區一站式企業發展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動涉企事項網上辦;聯合各類平臺舉辦“TikTok高階孵化線下班”“電子商務進農村”“跨境電商系列培訓”專題培訓會10余場,累計培訓超1000人次;落實落細《南通市互聯網行業黨建助企十條》,幫助互聯網企業搭建平臺、建強組織、培養骨干,互聯網企業海門向上新媒體黨支部獲評2023年江蘇省“蘇網先鋒”先進集體。

開展“e起護網”,營造網絡空間“風清氣正”

2023年5月,海門包場鎮某生豬養殖場員工蔣某為了博取眼球,在抖音平臺發布不實信息稱,其所在養豬場夜間跳閘,導致約5000頭生豬因高溫悶死,損失上千萬元。隨后,謠言在互聯網上迅速發酵,相關報道網民閱讀量達百萬人次,網民評論上萬余條,并導致國內多家媒體進行錯誤報道。海門公安依法對該蔣處以罰款500元處罰,責令其及時清理相關謠言信息,并在其抖音賬號作出相應澄清。

憑空捏造的一段話、移花接木的一張截圖、歪曲事實的一個視頻配之以夸張標題,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較高流量,殊不知這種網絡謠言擾亂網絡空間秩序,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今年以來,海門不斷推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受理處置一體化機制建設,打造網信、公安“1+1+X”聯合執法新模式,從嚴整治“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亂象,處置屬地違規賬號17個,清理處置涉網絡謠言、惡意炒作等信息內容153條,約談自媒體11家,批評教育27人,持續凈化網絡生態。

同時,海門推進區、鎮、村三級網信工作體系建設,以“網絡+網格+警格”三網融合為抓手,把網絡管理工作向區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提升基層網絡治理效能,增強各涉網主體依法辦網、依法用網、依法上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海門還堅持網上正面引導與線下有效管控相結合,深化做好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項目建設、特色典型等主題宣傳,不斷鞏固壯大網上主流輿論陣地。打動人心的好人好事、青春先鋒、勞動模范,從道德建設到志愿服務、文明實踐,再到一場場網絡直播宣講、網絡文明倡議、網絡宣傳活動,在各方努力下,海門的網絡生態環境越來越純凈,網上精神家園越來越清朗。(海門區委網信辦 李康、王懷玉)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