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38歲的蔡女士(化姓)因為腹部疼痛就診,發現子宮肌瘤竟然長到了心臟里。這種子宮肌瘤極具“穿透性”,從子宮生根發芽,順著下腔靜脈“逆流而上”,直闖右心房,危及生命。這一疾病臨床罕見,手術救治難度及風險極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疑難復雜疾病多學科聯合診治機制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多學科合力救治,手術獲得成功。目前,蔡女士已經順利出院回家休養。
△多學科合力,成功救治患者 通訊員供圖
以為子宮肌瘤復發,沒想到竟長到了心臟
前段時間,蔡女士覺得自己有點腹脹,開始以為是變胖了,也沒在意。后來偶爾伴有上腹部的疼痛,蔡女士兩年前曾因子宮肌瘤接受過手術,擔心是復發,這才趕緊到當地醫院就診。果不其然,她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彩超提示盆腹腔有巨大包塊。兩年前,蔡女士的子宮肌瘤就有14.5厘米×10厘米×7.5厘米,而這次子宮肌瘤變得更大,占據著盆腔、腹腔。蔡女士慕名找到中大醫院副院長、著名婦產科專家沈楊教授,希望幫她鏟除這一巨大“負擔”。
蔡女士入院后進行心臟彩超檢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爸魅?,您看這位子宮肌瘤患者,右心房里好像也有肌瘤?!痹谛呐K彩超室,醫生反復討論確認,沒想到子宮肌瘤竟然從子宮順著下腔靜脈長到了心臟里。
原來,蔡女士的子宮肌瘤不是一般的肌瘤,而是血管平滑肌瘤,它是具有惡性生長行為的良性腫瘤,長在盆腔血管內,并沿血管進入髂內靜脈、髂總靜脈,如同藤蔓一般由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隨心跳而往返活動。子宮肌瘤雖然是一種良性腫瘤,但一旦“野蠻生長”,便可侵犯到血管和其他臟器,甚至可能蔓延到肺部引發肺栓塞,危及生命。
對復發的巨大子宮肌瘤進行手術已經具有一定難度,然而蔡女士所面臨的手術難上加難。但是,手術才是唯一能救她的辦法。
多學科接力手術,10小時闖關成功
這血管平滑肌瘤橫跨盆腔、腹腔、胸腔,“直闖”心臟,如何手術才能將瘤體完整切除?沈楊帶領婦產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重癥醫學科、放射科、手術麻醉與疼痛管理科、輸血科等多學科專家經過多次的深入討論,制訂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手術的第一關,先由沈楊帶領婦產科莊育紅副主任醫師、葛瑜主治醫師,鏟除盆腹腔內的腫塊。手術成功完整切除全子宮雙附件+腹腔腫瘤,去除了因激素引起腫瘤復發的隱患。第二關由泌尿外科專家接力闖關,完整徹底取出瘤栓,盡力保護正常的血管及組織,縮短了重要臟器的缺血時間。最后一關由胸心外科副主任何偉帶領胡若愚主治醫師為患者進行右心切開腫瘤取出術+下腔靜脈切開腫瘤取出術。最終,長約30厘米的下腔靜脈瘤栓被完整取出。
三關全部闖關成功,此時已過去十余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后,患者被送至國內一流的重癥醫學科監護治療兩天。情況平穩后轉入婦科普通病房繼續進行術后觀察治療,目前,蔡女士已經出院回家。
專家提醒,警惕“狡猾”的血管平滑肌瘤
沈楊介紹,蔡女士的疑難復雜疾病之所以能夠得到成功治療,得益于中大醫院近年來大力開展的疑難病多學科聯合診療。中大醫院作為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單位、全國首批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基地單位,以及江蘇省首批高水平重點建設醫院,充分發揮高水平大學附屬醫院的學科、專家人才綜合優勢,在多學科專家聯合診治疑難復雜疾病方面形成獨特優勢和鮮明特色。
血管平滑肌瘤發病率極低,僅占子宮肌瘤患者的0.25%,好發于生育期及圍絕經期婦女,常伴有下腔靜脈和心臟受累。由于早期臨床和影像學表示不典型,血管平滑肌瘤極易造成誤診和漏診。
專家提醒,若出現胸悶氣短、頻發暈厥、下肢水腫等癥狀不可大意,更年期和有過婦科腫瘤手術史的女性要更為重視,及時就醫,并結合病史做相關檢查及治療,排查血管平滑肌瘤。
手術是目前治療血管平滑肌瘤首選的治療方式,一旦發現,應及時到經驗豐富的綜合性三甲醫院接受救治。
通訊員 程守勤 劉敏 現代快報+記者 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