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這個中秋國慶假期,“紅色旅游”持續火爆。在河北樂亭李大釗紀念館、在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在四川梓潼中國“兩彈城”、在重慶涪陵三線建設主題景區、在安徽天長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舊址……人們參觀紅色遺址,賡續紅色血脈,不斷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一座革命紀念館就是一個紅色基因庫,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眾所周知,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節假日“紅色旅游”持續火爆,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旋律寫下生動注腳,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成為引人向前、催人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中秋國慶假期,人們走進紅色遺址回眸歷史,既是一次初心的叩問,也是一次情感的升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新征程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始終保持昂揚的姿態、飽滿的熱情,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跑出好成績,奏響更加雄渾壯闊的歷史交響,書寫更加輝煌燦爛的時代篇章。
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無論是神舟飛船“蒼穹會師”、中國太空站翱翔寰宇,還是C919大飛機逐夢藍天、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或是北京冬奧盛會非凡卓越、成都大運會及杭州亞運會精彩紛呈……廣袤神州大地上展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氣象,億萬人民凱歌而行的奮進腳步愈發鏗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惟有走近紅色資源、深入學習歷史,才能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才能弄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讓我們賡續紅色血脈、激揚奮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奔赴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