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疾控更接地氣,當好健康守門人

我國人口結構改變,老齡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面對老齡化進程加劇,更要主動預防疾病,而非被動治療疾病。據悉,江蘇各地,都在依據城市的發展特點,立足基層,通過構建“醫聯體”“醫防體”等形式,緊密結合疾控、醫療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多種疾病醫防融合工作模式。醫防融合,重點在防,防在于早。做到盡可能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以及康復后的防復發,減少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和醫療資源浪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角色轉變,解決“痛點”

  2022年6月1日,常州武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寨橋衛生院成立江蘇首家醫防聯合體。聯合體的目標為醫防并重、以防促醫,讓群眾少生病。

  醫防體成立后,常州市武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教人事科許敏銳,掛職來到寨橋衛生院。從疾控系統的專家,變為衛生院的副院長,一年多來,他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寨橋衛生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及健康教育為一體的一級甲等醫院。衛生院擔負著寨橋轄區3.1余萬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科室設施齊全,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中醫科、口腔科、預防保健科等。下設五個村衛生室,全面實施一體化管理。

  一直以來,基層醫院存在“醫防分離”的現象,“重醫輕防”的理念也尚未完全轉變,臨床醫護人員,除了參與體檢工作,真正參與公衛項目的不多。寨橋衛生院院長黃定中告訴記者,寨橋衛生院的村醫,年齡老化,數量也不足。村民有個頭疼腦熱,衛生院尚能應對,若想撐起公衛工作,特別是慢病防控,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衛生院與常州當地的三甲醫院合作,建立了設備齊全的胃腸鏡消化道中心,經常有上級醫院下派專家坐診,方便群眾就醫。許敏銳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請來的專家,忙于“看”病,沒有時間和精力開展“防”病。村民沒有不舒服,不會來看病,而來門診的病人,一般都有明顯癥狀,有的時候病情甚至很嚴重了。這時候再做治療,已經晚了一步。“來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篩查的關口前移,讓疾病更快被發現。”許敏銳和同事們一起想方設法,織密疾病防治網。

  換位思考,探索新法

  “以前作為疾控人員,更多的時候是依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提出相關要求,做出指導方案,然后下發到基層。但是如何去執行,有時候也許考慮不是太周全。”來到基層,角色變了之后,許敏銳認為,最大的改變就是換位思考。以前只是決策的參與者,現在還要做方案的執行者。每個地區遇到的情況不太一樣,配套政策也不盡相同,換位思考后,他的團隊也挑起了基層執行的擔子,開始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當地情況的防病路徑。

  中國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高發國家,發病率占到全球的42%,僅胃癌每年就新增40萬人,居全球之首。在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排名的前六位中,胃腸道惡性腫瘤就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分列第2、5、6位。江蘇也是消化道腫瘤高發的地區之一。想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除了改變我們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外,胃鏡腸鏡,是有效發現消化道腫瘤的檢查手段。

  想要降低發病率,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提早發現消化道腫瘤的高危人群,提早干預,建議這部分人群進行檢查,有情況就盡快治療。問題是,如何高效發現這部分人群呢?

  寨橋的吳師傅(化姓)71歲,今年5月,他在老年人的免費體檢中被發現癌胚抗原異常。區疾控中心的腫瘤監測報告系統顯示,老人有腫瘤家族史。許敏銳的家庭醫生團隊上門對其開展消化道腫瘤篩查危險度評估,發現老人偶有噯氣返酸癥狀,加上腫瘤家族史和體檢指標異常,屬于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

  家庭醫生立即聯系老人,來衛生院做無痛胃腸鏡檢查,病例結果顯示早期胃癌。目前,老人已經通過綠色通道轉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為癌癥的早診早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許敏銳告訴記者,疾控系統內,登記了當地惡性腫瘤發病患者的資料數據。根據大數據的篩查,加上家庭醫生團隊的入戶調查,大大提高了高危人群篩查的效率。

  據悉,2022年,寨橋衛生院依托常州二院和武進人民醫院的專科力量,在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中開展無痛胃腸鏡的篩查,免費開展胃腸鏡檢查100例,鏡下手術治療61例,發現早期癌變1人。2023年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將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胃腸鏡篩查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今年累計簽約70人,已經完成檢查的51人中息肉治療36人,發現惡性腫瘤2人,已轉到上級醫院后續治療。

  預防為主,干預慢病

  讓糖尿病和心血管的高危人群,盡量少出現嚴重的并發癥,醫防融合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寨橋衛生院開展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干預項目和高危人群頸動脈斑塊篩查項目,免費為這兩類人群檢查。

  9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寨橋衛生院,碰見了前來復查的陸大江師傅。陸師傅74歲,今年3月確診有高血壓,衛生院正好開展頸動脈斑塊篩查項目。陸師傅查血發現血脂指標特別高。醫生建議他吃藥干預。“吃了一個療程的藥,醫生說已經好了,藥量降下來,再吃一個月鞏固一下,問題就不大了。”陸師傅說。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干預項目中,依托區疾控中心的技術支持,衛生院在寨橋觀咀村、坊東村兩個村,對40-69歲的居民開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累計篩查1055例,發現糖尿病高危人群596例,對高危人群開展干預100例,并在一年后開展干預后評估。

  在心腦血管疾病綜合干預項目中,衛生院在聯慶村和靈臺村,通過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血糖、血脂等檢測評估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在高危人群中開展心電圖和頸動脈B超檢查,并進行個性化干預和綜合防控措施。累計篩查居民549例,發現并綜合干預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168例。

  對于高危人群頸動脈斑塊篩查項目,在武進醫院專科力量的支撐下,在寨橋和坊前兩個村開展高危人群頸動脈斑塊篩查項目,累計篩查664人,發現頸動脈斑塊440人,頸動脈不同程度狹窄17人,開展干預治療240人。

  醫防融合,全省試點

  武進區衛健局副局長周義紅說:“‘醫’和‘防’本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形成了重醫輕防的觀念,醫防融合的理念領先,落地無聲。各地推行的區域醫共體建設的重點也大多是在醫療方面的緊密合作,公共衛生機構參與程度很低。為打造區域防、醫、康、養、護、健等醫防融合一體化的健康服務綜合體,武進區依托區域醫共體建設,積極探索推進公共衛生資源下沉,建立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同發展機制,充分發揮疾控中心在‘醫防融合’中的作用,逐步探索推動全區‘醫防聯合體’的建設發展。2023年3月,區疾控中心與西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醫防聯合體簽約,這是在寨橋經驗基礎上的成功復制推廣。”

  據悉,全省范圍目前都在依據各自城市的發展特點,立足基層,通過構建“醫聯體”“醫防體”等形式,緊密結合疾控、醫療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多種疾病的醫防融合工作模式。

  2022年9月,省疾控中心率先獨立設立醫院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全國目前省級疾控中心唯一獨立設置醫防融合職能部門),全面對接江蘇省醫療機構醫防融合工作。2023年8月,江蘇省人民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江蘇省口腔醫院和江蘇省傳染病醫院等8家省屬省管三級醫院和省疾控中心探索省級醫防融合試點探索工作。省疾控中心將通過人員掛職派駐形式,與8家省屬三級醫院協同開展醫防融合省級試點。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