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歲歲重陽。為切實把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增強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幸福感、認同感,在傳統佳節重陽節到來之際,10月18日上午,花神廟社開展了“愛在金秋暖心聚‘新’——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關心關愛活動”。
關注新業態群體,學習理論知識
活動當天,E家客廳迎來了一群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社區志愿者的帶領下,他們參觀了E家客廳小屋,進行了《為什么要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專題篇章的理論學習。隨后,貨拉拉司機陳銀星從“如何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引領身邊小哥”“如何響應黨組織號召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
學習結束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上臺領取社區發放的“理論福袋”,里面包含了紅色書籍,鼓勵大家聽黨話跟黨走,把“新思想”轉化為“新動能”,更好地推動雨花高質量發展。
開展特色服務,解決兜底問題
活動現場還為新就業群體開展了各式各樣的特色服務:健康體檢、法律咨詢、美食品鑒、磨刀理發、防詐科普等一應俱全,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帶去了實打實的福利,營造了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濃厚氛圍。邗城、常青藤等5家社會組織分別進行服務項目介紹,幫助新業態群體了解花神廟社區現有的為老、未保項目,并以節日為契機盛情邀請新業態群體家中的老人、子女參與,為今后花神廟社區進一步挖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需求,推進探索個性化服務項目,幫助他們解決家中一老一小的兜底問題,增強社會融入感和歸屬感打下基礎。
實現“雙向奔赴”,認領治理崗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現場的展板——問需求微“新”愿登記板和社區治理崗位認領板。為更充分發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走千條路、進萬家門”的職業優勢,花神廟社區特別設計了兼職網格員、文明宣傳員、學子護航員和食品安全監督員五大社區治理崗位讓新就業群體認領,并通過讓大家提意見的方式,把在場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和相關心愿記錄下來,從而引導他們把對黨組織的感恩之情轉化為助力基層治理的實際動力,實現個人付出與組織關懷的“雙向奔赴”。
凝聚“新”力量,發揮“新”優勢,激發“新”活力。今后,花神廟社區還將繼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E家客廳”為主陣地,在組織建設、服務管理、親情關懷等方面多措并舉地打好基礎、下足功夫,開展形式多樣的“暖新”活動,讓新就業群體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社區的溫暖,積極投身到社區治理工作中來,共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效。通訊員 潘婷 黃竹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