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添彩“一帶一路”,江蘇高校以“軟實力”提供“硬支撐”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從理念到行動、從愿景到現實,走過10年,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10年間,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科教大省江蘇,積極向沿線國家和地區輸送科教資源。從傳技術、育人才,到促交往、共繁榮,全省多所高校以務實行動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提供高水平科技與人才支撐,助力友誼絲路澎湃強勁發展動能。

輸送先進科技,江蘇智慧閃耀“一帶一路”

教育與科技在經濟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引領性的地位。作為江蘇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省內高校秉持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精神,把不少先進技術從“魚米之鄉”送到萬里之外。

劉高瓊(左一)與埃格頓大學學者在南京水稻田間參觀

劉高瓊(左一)與埃格頓大學學者在南京水稻田間參觀

早在1995年,南京農業大學就與肯尼亞埃格頓大學開展“中肯高教合作計劃”,此后學校不斷加速新品種、新技術在非洲國家的轉移、示范和應用。在肯尼亞埃格頓大學扎根20多年的南農大園藝學教授劉高瓊就是重要的見證者。他不僅把中國的溫室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帶到非洲,還花費7年時間與埃格頓大學學生一起培育出適合肯尼亞種植的新型高產糧用菜豆“切啦壟”??吹疆數剞r民因南農的技術而過得越來越好,他直言:“有一種使命感和自豪感?!?/p>

2019年,南農大農學院與園藝學院聯合申報的中國—肯尼亞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通過科技部審批。如今實驗室已經育成糧用菜豆、高粱、小米、花生等多個新品種。這些新品種比同類品種普遍增產10%以上。

近幾年,南農大農學院教授李剛華也數次往返于中國與非洲,讓“水稻精確定量栽培”等技術在非洲落地生根。如今,莫桑比克大部分地區的水稻產量已達到每畝600公斤,較以往翻了三倍多。

聚焦“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人民的生命健康,江蘇的醫學院校通過開展醫療培訓、組建援外醫療隊等方式,助力絲綢之路鋪成健康之路、生命之路。

通過積極承接參與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項目和援委內瑞拉抗疫醫療隊等項目,南醫大組建醫學專家團隊跨越山海奔赴,數十名教師通過理論授課和現場帶教的方式幫助當地提升醫療水平,得到當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評。被國務院委派擔任“中國政府赴委內瑞拉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的南京醫科大學黃茂教授,就曾助力完善委內瑞拉防治新冠肺炎的管理措施,并被委內瑞拉政府授予“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國家二級勛章。

培育優秀人才,讓創新源泉“活起來”

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需要大批優秀人才。扭住人才培養這一關鍵,江蘇各高校接收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學子前來留學的同時,還積極赴海外辦學、授課,不斷增強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造血功能”。

老撾蘇州大學首屆畢業典禮

老撾蘇州大學首屆畢業典禮

2015年以來,南京醫科大學先后組織多個代表團,前往印度、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老撾、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參加留學教育展,推廣南醫大留學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項目,吸引更多當地學生前來南京就讀。2013至2023年,南京醫科大學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了475名留學生,其中本科生291人,碩士研究生143人,博士研究生41人。據不完全統計,畢業生中約85%以上都回到本國從事臨床工作。

在肯尼亞,由南農大參與建設的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是全球首個農業特色孔子學院。這里的南農教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培訓和咨詢、農業技術示范、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等特色工作。在“你來我往”中,南農將農科教學用獨具中國特色的方式普及,為非洲農業現代化發展作出了貢獻。據統計,20多年間,南農為非洲各國培育了340余名本碩博人才,還通過短期培訓班等形式培訓了8200多名農業技術骨干。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江南大學近年來不斷擴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招生規模,該?!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和地區來華留學人數持續增加,2023年占比已上升至94%。不僅如此,學校還立足食品學科特色,牽頭27個國家49所大學成立“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盟,推進聯盟內師生交流互換和合作研究交流,為教育科技發展貢獻江南智慧。

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2020年,該校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合作舉辦食品科學與工程“3+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外方優質師資和教學經驗,全方位提升專業教學質量。

加強人文交流,書寫美美與共新篇章

“相通則共進”。10年來,江蘇高校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大門開得越來越大,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瀾湄日”中醫藥文化推廣活動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瀾湄日”中醫藥文化推廣活動

在以中醫特色見長的南京中醫藥大學,1993年就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作開辦中醫學專業,此后,相繼與意大利、愛爾蘭、瑞士、泰國等地高校建立中醫課程合作,讓中醫藥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生根、發芽。截至目前,該校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驅W術團體及機構建立合作,培養留學生3萬余名。

10年前來南京求學的馬來西亞學子劉明翰如今已成為南京傳統中醫門診部的一名外籍中醫。回望過去10年,他不禁感慨:“來中國學中醫是我做出的最好的決定?!彼硎荆侵嗅t文化讓他找到了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他將以不變的初心持續致力于中馬兩國的中醫藥交流與發展。

以豐富的文化課程和文體活動為載體,揚州大學通過豐富中華文化的傳播形式,不僅讓留學生了解中國、了解江蘇,還讓留學生們真切感受“好地方”揚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特色和亮點。

來自貝寧的留學生奧如,在揚州大學生活、學習的六年時間里,曾經參加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悅讀江蘇”、講述“留學中國”故事等40余場中外交流文化活動?!爸袊奈幕茇S富、很有包容性,就如大運河的水一般,在這片古老的土地流淌了幾千年。”奧如說,希望能將在中國學習到的保護運河、治理生態的經驗,更好地運用到非洲運河的保護上。

黃杰與留學生在一起

黃杰與留學生在一起

以“運河”為媒,揚州大學的師生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留學生在一次次活動中增進了解、加深友誼。持續關注大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等工作的揚州大學運河研究院院長黃杰表示:“這些留學生生活的國家也有一條悠悠流淌的河道,雖然有著不同的文化與歷史,但‘運河’這個概念卻好似一條紐帶,將世界系在了一起?!?/p>

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 記者 苑青青 孫駿 通訊員 許天穎  杜曉萍 郭原君 金聲怡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