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沃野稻花香,粉墻黛瓦鄉愁濃。走進深秋的鹽阜鄉村,碩果累枝產業興旺,景美人和生態宜居,一幅新時代和美鄉村景象。
近年來,鹽城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四清四治四提升”為重要抓手,深化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點任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構建系統治理新格局
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是鄉村振興重要一環。鹽城市始終按照“整體規劃、分類推進、分步實施、試點示范、久久為功”的要求,重點圍繞“四清四治四提升”,以農村廁所糞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全面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全面開展“百村示范、千村美麗、全域提升”。
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志,農村戶廁改造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居住環境和身心健康。“以前家里使用的是旱廁,每到夏天蒼蠅亂飛,既不衛生,又不方便。改廁后,臭味沒了,還用上了淋浴,兒子媳婦孫子回來再也不用為上廁所犯愁了。”東臺市新街鎮陳文村村民老沈說出了改廁農戶的心聲。今年來,鹽城市急民所急、解民所憂,以“小廁所”撬動“大民生”,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計完成9.5萬戶戶廁改造任務。
全市分區域、分類型、分重點統籌謀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廁所糞污治理,制定工作及實施方案。截至目前,新增治理行政村157個,治理率達37.37%,全市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為92.4%,持續改善農村水環境。亭湖區因地制宜編制農村污水治理專業分類治理方案,大力修建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將已建成使用的設施全部委托專業公司運維管理,依托環??萍汲堑募夹g優勢,聯合南大鹽城環保研究院等開展試點工程,成功實現全過程技術保障,獲評省農村生活污水社會化治理示范區。
數字化賦能新時代的人居環境整治。鹽都區建設區級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調度中心,運用數字化信息監管系統,全區實現常態化保潔,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城鄉環境“五位一體”智能化管理模式被住建部向全國推廣。全市開展村莊垃圾清理專項行動,以“一部四沿五旁”“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全面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市、區)處理”的城鄉統籌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實現百分百無害化處理,推動農村垃圾處置的規范化和無害化。
此外,鹽城市不斷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為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和鄉村產業發展,大豐區草廟鎮圩東村村辦農業公司與安徽匯農秸稈集團合作,建成萬噸級秸稈綜合利用中心,運用先進的秸稈揉絲技術、裹包TMR混合攪拌技術,飼料化產能3萬噸/年,銷售收益300萬元/年,建立起村集體、企業、農民三方共贏利益聯結機制,把秸稈變成致富新法寶。
激發共治共享新動能
今年來,鹽城市按照上級有關決策部署,積極推廣運用“清單制”“積分制”等鄉村治理方式,不斷改進鄉村治理工作,有序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以鄉村治理新范式調動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全域提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農民群眾既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為此,阜寧縣深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積極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和鄉村治理有效結合,把每周六設為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日,組織發動廣大農戶打掃庭院內外衛生,搞好家庭凈化美化,以村組為單位,積極探索人居環境積分制考核,引導農民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鹽都區設計建設鄉村治理積分制平臺App,上線隨手拍微信小程序,開啟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問題“隨手拍”活動,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積分制管理,通過“積分超市+生活物資兌換”,賦能積分應用場景。農民群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實現群眾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的行動自覺。鹽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村民發現問題就上報小程序,我們這邊安排專人督促和幫助整改,有了好環境他們也更樂意保持下去,逐漸養成了保持家前屋后整潔、垃圾分類處置等好習慣,形成了良性循環?!?/p>
探索長效管護新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讓“一時美”變“長久美”,才是長久之策。
鹽城市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著力構建干事創業的高素質建管隊伍,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長效管護工作。建湖縣將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每周開展一次鎮級自查,每月開展一次鎮級互查和縣級督查,每季評選“紅榜村”和“黑榜村”,根據評比結果,擇優推薦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村申報創建工作,同時將考評結果納入村組干部年度工作考核。響水縣各鎮區黨政班子主動下沉,利用周末、晚間等時間深入農戶家中,“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深入探討各村環境衛生整治重點難點,傾聽群眾真實意愿,打通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濱??h常態化組織人員開展以“四清四治”為主要內容的督查行動,并對各鎮(區、街道)進行排名通報,確保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想要環境美起來,日子靚起來,生活好起來,既要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也要堅持“群眾參與、自治管理”。近年來,鹽城市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鎮村為契機,打造具有鹽阜傳統風貌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廣泛宣傳動員農民群眾參與村級公共事務,喚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著力構建農村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格局,推動實現群眾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叭缃?,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農資農具收納整齊、各類秸稈廢棄物有序堆放、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生活習慣正在形成,鄉村人居環境增添了‘顏值’、提升了‘氣質’。”家住射陽縣合德鎮新曙村的退休老教師胡海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