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太陽能組件整齊排列,陽光照射下閃亮奪目,在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金融政務服務中心等零碳建筑屋頂,光伏與主體結構完美融合,每1kW平均每天發電4度左右,充分展現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的成果。在潤陽、悅陽、瑞晶等企業數字化車間,自動上玻璃機、自動焊接機、光伏激光劃片機等自動化生產設備“火力全開”,大屏實時顯示生產進度、能耗狀況,一塊塊高效光伏組件源源不斷下線。
近年來,乘著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東風,鹽城市建湖縣正在將越來越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構建更高能級產業已深深刻入這座城市基因之中。
“鏈”筋骨補弱項 構筑產業新體系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產業發展是支撐。1至9月份,建湖縣工業經濟發展穩健有力,實現規上開票銷售403.7億元、規上應稅銷售392.4億元,三大主導產業完成規上開票銷售309.9億元;高測二期、益佳通等項目建成投產,不斷穩固全縣高質量發展之基。
該縣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和六條重點產業鏈,深入實施重點產業鏈強鏈行動計劃,堅持產業鏈式發展路徑,強化“鏈主”企業培育,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協同推進,著力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加快打造具有建湖標識度的產業集群,確保高端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年內分別實現產業規模300億元、400億元、50億元。
以潤陽、悅陽等為基礎的一批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持續發揮龍頭帶動效應,上下游企業迅速集聚,初步形成關鍵產業集群,“鏈”的能級明顯提升;鴻達閥門、海特海工、國瑞液壓、聚龍集團等一大批石油裝備企業,聚焦高端化、效益化,瞄準石油裝備、海工裝備、工程裝備、農機裝備、軌道交通等領域,逐步向主件、部件和大型、成套方向發展,“群”的矩陣充分集聚;電子信息產業提前布局,以創新加快突破、以轉型沖破瓶頸,穩步提高貢獻份額。
“2022年底,我們開展二期項目18GWTOPcon電池建設,這個工廠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工廠,單體建筑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年產值超過150億元。”江蘇潤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龍忠表示。
“智”創新促轉型 激發經濟強動能
企業是創新的第一主體。圍繞全年高企申報總數185家目標,建湖縣聚焦創新主體培育、科研平臺建設、科創人才引培,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強化高新技術企業“雛鷹—瞪羚—準獨角獸”梯度培育發展,加快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動省級孵化器創建,扎實開展“人才強鏈”行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1至9月份,該縣規上企業共投入研發費用14.66億元,同比增幅15%;已組織申報市瞪羚培育庫企業11家、潛在獨角獸培育庫企業2家。
持續推進“專精特新”。建立梯次培育機制,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持續梳理潛力企業,將其納入專精特新培育計劃,逐步完善培育庫企業信息。梳理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質量效益好的企業,入庫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加快實施“智改數轉”。在鹽城市范圍內率先制定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路徑,出臺促進制造業“智改數轉”政策文件,深入實施智改數轉“十百千萬”工程,重點培育“智改數轉”示范標桿,積極指導重點企業創建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智能工廠(車間)、5G全連接工廠,積極推動企業開展場景建設和改造工作,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雙向賦能,促進企業流程再造,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在鹽城環宇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永遠追求第一”的企業精神深入人心。“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和不竭動力,我們每年都會培育一批專業突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頂梁柱’產品。只有在行業內有自己的話語權,我們才能勇立潮頭。”環宇公司董事長吳金高說。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環宇公司陸續開發800多種汽車零部件、機床部件、數控機床、電梯零部件產品,先后獲得各類專利16項。
“碳”新路逐綠能 勾勒發展亮底色
“聚焦低碳零碳,益佳通公司從設備選型上開始著手,按照打造‘零碳’工廠這一目標來規劃和設計。我們在能耗循環利用方面也采取措施,最終達到‘零碳’目標。”江蘇益佳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永軍說。
近年來,綠色能源替代進程空前加速。乘此東風,建湖縣充分發揮濕地碳匯、新能源產業等優勢,錨定“雙碳”目標,以打造江淮生態經濟區示范區為目標,進一步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堅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實踐,以“先行者”之姿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建湖模式”。
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該縣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資源利用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做實綠色文章,夯實綠色生態基底。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導向,系統布局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持續加大降碳減污力度,讓產業結構更輕、發展模式更綠、生活質量更優,耀寧、潤陽、悅陽、綠控等一大批新能源產業陸續在這里布局。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深入實施工業企業能級提升行動計劃,持續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大力推進開發區、高新區爭創低(零)碳產業園建設,積極探索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扎實推進全國首批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大力支持新能源光伏制造企業和示范應用項目建設。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永恒著力點。在這里,上下翻飛的機械手臂,熠熠生輝的光伏電板……正勾勒出建湖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