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拔節向上,勇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近年來,民營經濟已成為江蘇省鹽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民營企業數占全市企業總數近九成,民營經濟為全市貢獻超過四分之三的稅收,規上私營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占比超60%;2022年全市新增6家超百億企業,其中5家為民營企業;全市前十強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有7家,德龍鎳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百強。

事實證明,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鹽城市民營經濟在市場的風浪中顛簸前行、在實戰的淬煉中越發堅韌,成為鹽城市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最有創新力的增長點,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提振發展信心

民營經濟是信心經濟。發展之要,在于提振信心。

“鹽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異軍突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鹽投資發展的信心和決心。”7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總經理張永生在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民營企業家茶敘會上表示,比亞迪十分看好鹽城的廣闊發展空間,將邁開步子加油干,為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作出更大貢獻。



提振信心,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日前,隨著“01號電池包”身上的紅色幕布徐徐揭開,比亞迪動力電池二期項目迎來首批量產動力電池下線的歷史性時刻。該項目總投資75億元,用地800畝,計劃打造8條生產線,年產15GWh新能源動力電池。隨著產能不斷釋放,比亞迪動力電池將進入全面發力期,向眾多國內外知名主機廠供貨。

一子落,滿盤活。射陽踩著動力電池產業大發展的“節拍”,越來越多“鏈上企業”紛至沓來,華米時代鋰離子電池、盤朗電池模切等項目相繼落戶,1.1萬畝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拔地而起……

這是鹽城堅持以鏈式思維抓產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鹽城聚焦“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推動全產業鏈布局,同時以產業鏈為紐帶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一個鏈條完備、特色鮮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激蕩民營企業發展的雄心。

從印發推動工業強市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到出臺實施政務服務、市場秩序、投資建設、法治惠企、利企便民100項任務清單;從今年1月出臺56條措施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到3月推出“民營經濟20條”;從舉辦民營經濟投資項目推介會,到發布65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的重大項目……走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的鹽城,正拿出最大誠意、最實舉措,凝聚共識、激發力量,助推民營經濟提振信心大膽發展。

優化發展環境

近期,通威(鹽城)光伏組件基地項目現場,在一片歡呼聲中,該項目首件光伏組件產品順利下線。從基地開工建設到首件組件成功下線僅用時145天,刷新了行業紀錄。身處“優等生”云集的長三角,鹽城深感不趕超就被超、不主動就被動。



全國首開“一照多址+一照通行”企業開辦新模式,率先建成工程建設項目數字化“多圖聯審”平臺,首創12345“一哨聯辦”辦理機制,整合跨部門、跨層級行政資源破解企業難題,全省率先建成不動產登記交易綜合服務平臺,推行市政公用設施聯合報裝新模式,成為全省首批公共資源領域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試點地區。

厚植營商環境沃土,讓企業輕裝前行。鹽城市創新工作模式,升級企業開辦準入服務,快捷審批服務民企,實施重大項目幫辦民企。連續三年召開全市服務經營主體“一件事”改革工作現場推進會,打造“我來辦”品牌,切實打通行政審批服務“最后一公里”,成立幫辦代辦工作專班,組建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全市1015支代辦幫辦隊伍活躍在項目服務的一線。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面對面把脈施方、回應關切。2020年以來,鹽城市先后組織開展“企業服務年”“服務進萬企”等活動。2022年,通過深入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32位市領導共走訪100戶企業,收集并辦結各類問題。



上半年,市委、市政府接連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茶敘會、沙龍,主要領導與企業家打開心扉,暢聊無阻。11月1日,鹽城市又將迎來首個“鹽城企業家日”,以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對于弘揚企業家精神、提振企業家發展信心、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熱情具有重要意義。

前有面對面座談,后有“鹽城企業家日”,高頻率、高規格的活動,充分體現鹽城始終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充沛的“陽光雨露”,經營主體“拔節向上”。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經營主體總數83.18萬戶,其中私營企業22.96萬戶,個體工商戶56.77萬戶。

激活發展動能

日前,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濟南召開。今年,民企500強入圍門檻達到275.78億元,鹽城市2家企業入圍“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家企業入圍“2023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

這背后離不開鹽城市在培育民營經營主體上的持續發力。



融入發展大戰略

統籌謀劃,將建立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政策、法治和社會環境作為重點內容列入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引領推動民營經濟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

作為江蘇沿海地理中心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鹽城通江達海,發展潛力巨大,在推進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時,鹽城市積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生產力布局和項目建設。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勢下,民營企業的發展機遇良多。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航空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常鹽工業園107畝醫療科技產業園完成全部樓棟封頂和驗收工作;蘇鹽合作園區加快建設蘇州先進制造業配套生產基地……

向內創新要動力

《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民營企業500強中,41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于自主開發與研制,九成以上企業實施或計劃實施數字化轉型,近九成的企業采取多種措施實施綠色低碳發展。

創新驅動是企業制勝的“不二法門”。鹽城市充分發揮財政獎勵資金引導作用,大力推進創新載體建設,推動“專精特新”發展。到2022年底,全市已累計創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3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個,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258個,創新型中小企業1086家。其中民營企業占90%以上。

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在全省率先推進“智改數轉”診改結合方案,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覆蓋面達40.9%。深入開展綠色制造之城行動,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為212家企業提供能效提升診斷服務,創成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8家。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