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海同頻共潮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回眸

金浪翻滾、稻谷飄香,千帆競發、江海逐浪,秋天的長三角,“豐”聲與“潮”聲交融相織。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是一日之功,我們既要有歷史耐心,又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

五年來,在充滿希望與挑戰之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城市群為重要平臺參與國際競爭合作、閃耀世界舞臺中央,漸成共識。

五年來,在這片35.8萬平方公里沖積平原上,2.36億人口“來來往往”,激蕩出中國經濟的“最強音浪”。2022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達29萬億元,接近全國GDP的1/4,較2017年增長約10萬億元,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更加鞏固。

萬里長江奔騰至。今日長三角,滬蘇浙皖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正以昂揚之姿,共立新潮頭。

元蕩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一河三湖”中的核心湖泊,也是重要的滬蘇跨界湖泊。環元蕩岸線貫通工程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首個跨域一體化項目,經過4年多建設,環元蕩23公里環湖生態岸線貫通基本建成,年內將實現整體貫通。圖為8月19日拍攝的蘇州市吳江元蕩慢行橋周邊。 計海新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破“藩籬”——

“長三角人”心手相連

從衛星視角俯瞰,長三角交通路網密布、萬家燈火璀璨、四季風景常在。

半小時通勤圈、1小時生活圈、3小時高鐵圈、24小時包郵圈,“長三角人”之間的聯系,從未如此緊密。

“斷點”消融,這是基建聯通的五年。

2020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開通,大大縮短了南通及蘇北地區與上海的時空距離;2023年9月28日,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進一步加密了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五年來,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提升。

高速鐵路里程超6600公里、覆蓋三省一市95%的設區市,高速公路網規模達1.67萬公里、實現陸域縣縣通,高等級航道網規模超4270公里……一條條“交通線”,串聯起長三角“山水可親”的“同城待遇”交通圖,支撐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隔閡”破除,這是服務提質的五年。

2019年,安徽投資人孫蕾“足不出省”線上辦理蘇州誠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電子執照;2023年,吳江居民王阮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青浦分院就醫。“便捷”中體現的,是三省一市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程度不斷提升。

五年來,跨省業務協同不斷推進,數據共享應用不斷深化,長三角區域內群眾享受更多“同城服務”——率先實現門診費用直接異地結算,覆蓋41城1.7萬余家醫療機構,五年累計結算約1600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46億元;10城實現“一碼通行”,累計異地乘車近1500萬人次;41城實現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37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

“顏值”刷新,這是生態提優的五年。

上海青浦金澤鎮與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交界處,有個美麗的湖泊——雪落漾。

作為滬蘇界湖,雪落漾曾是“兩不管”地帶,1200多米圍網將其“切割”成片片池塘。如今,走進雪落漾濕地公園,湛藍的天空下,蘆葦茫茫,候鳥云集,水暖呈碧。

五年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數據是最好的印證: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3.0%;59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為92.1%;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

行走長三角,路好走、事好辦、景好看。

行“無界”——

“工筆細繪”先發之勢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探路深水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最先邁出的“那一只腳”。

從“點狀突破”到“匯聚成片”,五年來,在這塊“試驗田”里,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各揚所長、勤于探索,交出一份“1+1+1>3”的滿意答卷——示范區三年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12項,持續推進108個重點項目建設。最近又有好消息傳來:示范區在生態環境領域已形成16項制度創新成果。

在“長三角原點”太浦河河心附近,滬蘇浙正圍繞一汪碧水修建“方廳水院”,這里將成為三省一市共同的“客廳”。“所處行政區域不同,這是方廳水院最大的建設難點。”示范區執委會生態規建部副部長劉群星表示。

自從有了示范區制度創新這把“密鑰”,不少“緊閉的大門”被打開。

今年2月,全國首部跨省域法定規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編制形成生態環境、交通、產業、文旅等8個專項規劃,跨域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系初步形成,進一步破除發展桎梏。

今年5月,示范區水鄉客廳·方廳水院破土開工。10公里外,華為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該中心未來將在更大范圍內助力構建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內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

“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一體化制度創新是示范區的核心要義。

今年7月,示范區開發者聯盟成員擴容至64家,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為示范區建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機構法定、業界共治、市場運作”的跨域治理新模式不斷優化;滬蘇浙共同健全“三級八方”工作機制,完善“理事會+執委會+平臺公司”三層架構治理體系,持續發揮疊加效應……示范區在重大問題研究、重點規劃編制、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

“移步跨省”間,示范區以理水、營園、筑心,彌合著區域間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阻隔。

架“橋梁”——

“活力因子”融通內外

擁有上海張江、安徽合肥2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均占全國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發強度均超過3%;

擁有46個開放口岸,通江達海、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明顯……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創新與開放的“家底”殷實,由此激發出“一生萬物”的無限可能。

1800多個日夜里,創新與開放的“活力因子”,通江達海、競相迸發。

科創難題合力攻克,創新活力持續彰顯——

“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創新策源功能,長三角被寄予厚望。

去年,科技部會同三省一市政府共同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今年4月,三省一市科技部門共同制定出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計劃實施辦法(試行)》,共襄科技創新“大布局”。

以開放共享為發力點,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浙江維日托自動化科技公司總經理葉勁衛從沒想過,一張小小的創新券,解決了企業的大難題。“我們使用長三角創新券,同江蘇大學合作,攻克了汽車空調位置度測量的難題。”葉勁衛說,創新券搭建起企業與高校之間合作的“高速路”。

產業集群協同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涌現 ——

落實長三角制造業協同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今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首趟商業航班飛行,這離不開長三角產業的協同聯動。“這是一架充滿長三角力量的飛機。”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強說,部分復合材料結構件來自鎮江企業,合肥企業為飛機雷達罩進行雷電防護試驗,空氣沖壓渦輪發電機艙門是“浙江造”。

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世界級產業集群。在上海完成設計和樣車制造,在安徽桐城配上電池,在江蘇南京實現整車下線,在浙江永康對車內智能軟件進行測試……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完整生產鏈在長三角形成。

對外開放高水平推進,打造世界的長三角——

2021年5月,長三角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自貿試驗區一體化發展備忘錄》,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成立,長三角對外開放迎來又一個“春天”。

聯合推進“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作業一體化改革”,推行“長江支線運輸航線共艙管理新模式”,推進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平臺建設……諸多創新之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距離世界更近!距離市場更近!越來越多長三角地區的產品,正加速飛往世界各地。

11月4日上午10點,南京港,車輛穿梭、貨物起落,一片繁忙景象。遠處,天藍海闊、百舸爭流。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建朋 洪葉 許愿 姚政宇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