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穩就業 促創業 聚人才,南京人社部門 一攬子暖心舉措托穩樂業夢想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高頻舉辦定制化、“小而精”的招聘會,暖心護航新就業群體,1-10月南京城鎮新增就業近20萬人,“15分鐘人社服務圈”基本建成……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人社局獲悉,市人社部門通過一系列暖心舉措,托起穩穩的民生幸福。

  優化實施

  “寧聚”計劃讓就業有“門”創業有“臺”

  眼下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黃金期”,如何幫助青年大學生們穩穩當當地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畢業生想找什么樣的工作?南京用不斷優化的“寧聚”計劃作答。南京市人社部門在籌崗拓崗上多方聯動,通過微信小程序面向在寧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需求調查,并根據對應的人崗匹配需求,累計推送匹配崗位18.87萬個次。

△2023年9月21日,第十一屆“贏在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現場


  近年來,新興行業發展迅速,元宇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迅速發展,帶給大學生們更多選擇的方向。針對這些新興需求,南京市人社部門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出的定制化、“小而精”的招聘會讓求職者們倍感暖心。比如今年4月25日,南京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推出“元宇宙”行業人才專場招聘活動,不僅有網絡招聘會,還設置了直播帶崗,54家用人單位提供428個招聘職位、近千個就業崗位。

  在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加持下,近年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末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今年1-10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9.72萬人。

  新領域、新業態也給了年輕人將創意變現,讓夢想實現的機遇。就業有“門”,創業有“臺”,南京聚焦青年大學生等重點群體,構建多要素、全流程創業扶持服務體系。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載體建設,目前全市共認定備案創業孵化基地、大創園等120家。給“創客”們“保姆式”的支持,南京幫助他們找政策、找場地、找資金、找輔導、找合作服務渠道,同時還拿出真金白銀。

  據了解,今年1-10月,全市培育自主創業者2.93萬人,其中扶持大學生創業6857人,遴選優秀大創項目124個、資助金額1790萬元(含股權投資)。

  “我們全力以赴穩就業、促創業、防失業,始終保持就業大局穩定向好,以不到全省1/9的常住人口規模,貢獻了占全省1/6強的年城鎮新增就業量,牢牢守住了就業這一民生基本盤。”南京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蒞介紹。

  拓寬渠道

  引進來、走出去竭誠招攬四海英才

  人才是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區域競爭的第一資源。南京一直把人才當作“最想留住的幸運”,用廣納賢才的滿滿誠意,向全球人才發出邀約。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近年來“寧聚力”不斷彰顯。劉蒞透露,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6.4萬人,新增5904人,同比增長13.04%,留學人員新增數繼續位居全省第一。

  招攬英才的一大平臺——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今年已辦到第十五屆。本屆大會共吸引逾3000人現場參會,涉及集成電路、軟件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行業領域。網上虛擬展廳關注逾10萬人次,海內外人才對接交流超1700人次,已有20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達成落戶或合作意向、逾百名博士達成進站或初步合作意向、300余名高層次人才達成“金陵金領”崗位獵聘入職意向。

△2023年10月19日-21日,“魅力南京”北京地區高校招聘推介活動舉行


  不僅引進來,南京還主動走出去招攬賢才。10月19日—21日,由南京市人社局組織的“魅力南京”北大、清華校園招聘會暨北京地區高校招聘推介活動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連辦四場,44家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和事業單位拿出2260個精選優質崗位,讓人才感受到“有寧才更好”的熱情邀約。

△2023年10月19日-21日,“魅力南京”北京地區高校招聘推介活動舉行


  博士后人才是高端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是創新創業和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讓博士后為科技創新發揮更多“光”和“熱”,目前南京地區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4家、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10家、南京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51家。截至今年10月底,南京有119名博士后入選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有79名博士后獲得市博士后在站資助395萬元。

  暖心護航

  創新探索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

  近年來,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外賣送餐員等為代表的就業形態的勞動者數量逐年增多,他們已成為服務千家萬戶和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與此同時,新業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問題也越發突出。

△2022年9月29日,南京市舉辦第一屆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競賽,24名外賣騎手獲得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靠前一步主動作為,南京創新探索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我們在全國城市中率先出臺《關于規范新就業形態下餐飲網約配送員勞動用工的指導意見(試行)》,先行先試依法規范管理;成立首家網約配送行業協會和行業工會聯合會,以及快遞行業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健全組織基礎。”劉蒞介紹,還“第一時間”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積極推進落實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0.44萬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今年1-10月累計受理2138件職業傷害認定申請,待遇支付2432.77萬元。

△2023年7月28日,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處中心正式運營


  發生勞動人事爭議后,如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部分勞動者在發生勞動糾紛后,往往面臨著種種困惑,對依法維權望而卻步。今年,南京建成市、區兩級14個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處中心,實現法律咨詢援助、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訴訟一站式調處,在勞動爭議進入法院訴訟程序之前就通過聯合調處化解了近半案件量。這一經驗做法被人社部在全國推廣示范。

  數字賦能

  “15分鐘人社服務圈”基本建成

  深入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南京人社部門合理利用銀行資源,將20余項人社自助業務、40余項人社柜面服務下沉至800余家合作銀行網點的自助服務設備和銀行柜面,更多的服務對象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便捷的人社柜面服務和自助服務。“15分鐘人社服務圈”基本建成。

△“15分鐘人社服務圈”建成后,實現人社服務“就近辦”“網上辦”“不見面”辦理


  人社業務辦理網點越來越多,怎么才能找到距離最近的那一個?據了解,南京市構建了全市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登錄“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打開地圖,2600個服務網點由近及遠排列顯示,點擊最近的點就可以實現一鍵精準導航。而且,地圖還上傳了辦事指南、辦理流程、附件表單等,方便用戶提前準備辦事材料。以智能化、精準化手段推動,讓群眾辦事從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辦一回、辦成不用跑轉變。

  服務無止境,滿意無終點,南京人社部門還全力推動人社服務“不見面”辦理,充分依托省人社一體化信息系統、江蘇智慧人社、“我的南京”App等平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市人社公共服務事項的網辦率現已達96%。

  下一步,市人社部門將推動更多人社高頻服務事項下沉更多合作銀行網點,不斷完善以人社自助經辦服務為主體、基層平臺和合作銀行等經辦服務為補充的“一干多支”網點化服務格局,充分發揮“1+1>2”的聚合效應。

  現代快報+記者 徐蘇寧

(南京市人社局供圖)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