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到淮安市盱眙縣、金湖縣調研。在盱眙龍蝦全產業鏈基地,信長星鼓勵全國人大代表李葉紅、省人大代表戴飛立足盱眙的好山好水,帶領更多有情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農人”扎根沃野,共同推進鄉村振興。信長星還表示,要持續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村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答好鄉村振興“基礎題”。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生態振興的原動力,要加強生態保護的宣傳,也要發揮制度優勢,蹚出一條生態產業發展的新路子,護航“天藍、山綠、水清”,在鄉村鋪展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既要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也要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重拳出擊,更要堅持生態文明建設人人參與,鼓勵引導更多群眾參與護綠、植綠、添綠中來,更好地走上“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讓美麗鄉村映入大家的眼簾,實現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
堅持因地制宜,答好鄉村振興“選擇題”。守著綠水青山,不會科學規劃,不善合理利用,那么鄉村振興的步伐必然滯后。正所謂“南橘北枳”,鄉村振興不可能一種模式打天下,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還需因地制宜,要把當地資源稟賦當作“題干”,選出合適的發展“選項”,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此外,可以去先進地區“取經”,但不能照搬照抄,要清楚,學習的重點不在“魚”而在“漁”,如果把不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放在當地發展,就算短時間內能夠帶來一定效果,長此以往終會因違背自然規律而功虧一簣。要將學到的先進思路融入到當地的鄉村產業發展中,發掘鄉村功能價值,既注意鄉土味道、留住田園鄉愁,又要強化創新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新勢能。
帶領每一個農村百姓都能邁向共同富裕,答好鄉村振興“必答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的戰略工程,包括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方面面。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質量。讓農民群眾想振興、會振興、能振興,既要積極引導和鼓勵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回鄉奮斗,將知識、技術帶回故鄉,留下更多人在鄉村發展,也要注重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扶志扶智、職業培訓,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讓更多人吃上“家鄉飯”,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內生動力與外來助力相得益彰,使農村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美麗家園。
推進鄉村振興,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變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將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億萬的農村百姓生活變得更美好,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更大成效。
指導單位:江蘇省委網信辦
出品:視評工作室
監制:王文堅 李軍
策劃:黃鳳 時力強
編輯:陳永輝 李舒曼
美編:李學 王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