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智造“國家隊”引領,賦能制造提質升級

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于12月初在南京舉行。在全球智能制造即將再次聚焦南京之際,南京“智造”再傳喜訊:4家企業入圍工信部日前公示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10家企業入圍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南京共有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個,其中多家企業將在本屆大會上精彩亮相。

企業提質升級,助力“智造”強市。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舉辦前夕,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走進“國字號”示范工廠,探訪智能制造如何賦能制造業提質升級。

南京

南京

“國字號”各有絕活,數據凸顯“智造”成效

“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發展,全面提高企業在設計、生產、管理等各環節的智能化水平,生產智能化率達90%,實現產能翻番的同時人員下降3.2%,全廠區AGV智能轉運,轉運效率提升100%。”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用一連串數字展示“智造”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針對業務涉及行業眾多、功能多樣化、特殊要求多,導致生產過程訂單零散的痛點,不斷推進產品的精益生產和智能化提升是關鍵。

南瑞繼保建成全廠級互聯互通的一體化智慧運營平臺,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和數據化,同時,在產品開發時同步研制自動檢測設備和生產成套設備,打造智能柔性化生產體系,實現90%以上的產品在線自動化檢測。

近5年來,南瑞繼保生產周期縮短25%,產品質量一次通過率達99.8%,實現從傳統生產向智能制造轉型。

走進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玻璃粘接機器人、鈑金機器人、包邊機器人、絲桿機器人等“機械手”,正按照工作人員在電腦上下達的指令,有條不紊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目前,車間的數控自動化設備應用率已達到70%以上,其中,機器人設備應用達到30% ,數控自動化設備聯網比例達92%。

智能化改造讓企業獲益良多。康尼機電的生產效率提高了5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5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了30%。

作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也是“智造”的佼佼者。該公司對設計工藝、倉儲管理、物料配送等環節進行了全過程數字化改造,有針對性地對生產流程的各環節換裝升級,生產設備自動化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省人力、省時間、省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我們建設了三大駕駛艙,包括經營管理數據駕駛艙、生產指揮數據駕駛艙、全生命周期數據駕駛艙,實現經營管理、生產指揮、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全方位管控。”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中車浦鎮已實現所有產線平均生產效率提升7.7%,組裝、裝配作業單車生產效率提升40%,數控中心自動化覆蓋率達到93%,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提升5%。

示范工廠引領,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推廣普及

在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智能示范工廠,當生產訂單下達后,信息系統自動按順序將物料推送到前臺。物料放置到AGV后,由AGV 運送到各個工位,通過機械手裝配到所需位置,再通過擰緊機器人實現擰緊。

針對機器人本體總裝工序,埃斯頓采用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實現了裝配無人化。

“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的難點在于如何實現齒輪、軸承等精密裝配,在這一過程中,埃斯頓使用3D視覺系統,來提高定位精度和裝配準確性,使得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在精密裝配工藝上實現了突破。”埃斯頓相關負責人介紹。

南京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市除了有7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外,還累計入選12個國家級智能制造專項,打造了27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33家省級智能車間。

示范工廠引領,智能制造理念、技術加快向上下游產業鏈推廣普及。

南瑞繼保充分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視覺檢測、5G通信等新技術,從元器件入廠到產品出廠試驗全過程生產智能化。其柔性智能制造模式在人機協同制造、智能倉儲、精準配送、車間子智能排產、質量精準追溯、在線運行監測等多個場景,被上下游11家供應商借鑒應用。

中車浦鎮在數字化研發體系中,工藝設計人員對產品的裝配工藝過程進行交互式的定義和分析,從而使裝配人員能更加直觀、準確、高效地完成裝配工作。

“推進設計、工藝、制造、服務一體化協同研發能夠有效實現市場敏捷響應與精準控制,實現客戶需求與產業生態的高效精準服務,對離散型制造行業具備廣泛的推廣效果。”中車浦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工業機器人智能示范工廠建設,埃斯頓將建成年產機器人本體9000臺和工程配套設備 6000 套的生產能力,實現生產效率提高57.5%,綜合運營成本降低 21.7%,產品升級周期縮短35.8%,單位產值能耗降低 11.4%。

“生產計劃接收了客戶訂單和需求交期之后,根據系統中的訂單排出月度生產計劃,并會把該信息分享給上下游關聯企業。”埃斯頓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生產計劃還需要確認物料到料情況和生產產能,排出周計劃后通過系統傳給倉庫、生產以及上下游關聯企業,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借助“東風”,“老樹發新芽”“新枝成大樹”

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鍛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南京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順勢而為,全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邁進、智能化升級、綠色化轉型。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大力培育服務機構,對內圍繞智能裝備及自動化產線、工業軟件等8個方向,先后面向全市征集遴選2批90家智改數轉服務商,為企業提供一攬子全棧式系統解決方案。同時,對外招引華潤數科、國機數科等大型央企和字節跳動等國內數字化轉型頭部企業落戶。

此外,南京分梯度建平臺,賦能數實融合。目前,南京有1個國家級雙跨、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和23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了結構合理、類型完備、滲透行業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深度賦能鋼鐵、石化、電子、軌道交通、能源等10多個行業。

為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大智改數轉投入,推動供需兩端精準對接合作,南京先后成功舉辦“十城千企”首站金陵南京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等重大活動,組織100余家企業走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參觀見學。

智能制造漸成制造業企業馳騁“利器”,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掀起廣泛熱潮。

自2016年以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已在南京連續舉辦了7屆。借助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的“東風”,南京推動傳統產業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老樹發新芽”,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水平起步建設數字化工廠車間“新枝成大樹”。

“緊盯2個環節,即指導企業協同推進財務、辦公、人力資源等管理環節數字化,以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營銷服務等業務環節數字化。”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打消3類顧慮,著力幫助企業算好轉型成本效益長遠經濟賬,讓企業“愿轉”;著力壯大軟硬件和人才科技服務供給,讓企業“會轉”;著力整合發揮政府、服務商、企業三方合力,讓企業“敢轉”。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