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感謝政府出了這么好的政策!”成功領到退休金的孫雪珍驚喜不已,她是“貼息續保”擴容政策的第一位受益人。今年3月,孫阿姨申辦“貼息續保”免分期付款并辦理了延長一次性補繳,補繳了23368.8元。此后,孫阿姨每月可以領到1278.3元的退休金,并且利息由政府全額承擔,孫阿姨只需分24期按月償還973.7元的本金。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無錫市社保中心聚焦參保單位和廣大群眾最突出的問題、最現實的利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貼息貸款續保、工傷特藥報銷、社保就近辦服務等事項出發,讓“微幸福”的涓涓之流匯成“大民生”的滂滂之勢。
貼“心”續“力”,養老“無保”變“有保”
為了讓更多老百姓續保無憂,無錫人社腳步未停,一直行走在路上。通過中心志愿服務隊的走訪調查,為濱湖區河埒街道“斷保”困難人員張紅英成功找回了6年的繳費記錄和年限,再加上張阿姨之前4年多的繳費記錄,符合“貼息續保”的條件,可以免息貸款至繳滿15年,再辦理退休手續,享受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待遇。
作為無錫市在省內首創推出的“斷保人員貸款繳納養老保險費政府貼息辦法”,針對因經濟困難中斷繳納而達不到15年的社保最低繳費年限,無法享受職工退休養老待遇的本市市區戶籍大齡斷保人員,由政府提供貼息貸款,幫助他們繳納養老保險費。目前共有232人成功辦理貼息續保業務,貸款額度1126萬元,其中36人已辦理退休手續。
便捷、高效,“聯網結算”跑出“加速度”
無錫人社聚焦工傷經辦中存在時間長、程序多的痛點,推出“工傷聯網結算”服務,破除職工‘報銷煩’,解決企業‘墊資難’的現實問題。“這件事辦得好,在醫院就能直接結算,不用再墊付工傷醫藥費了。”企業職工沈杰對無錫人社推出的“工傷聯網結算”服務連連稱贊。沈杰師傅在工作中手指關節組織不幸被機器割傷,單位在其住院期間進行了工傷認定,工傷保險直接支付了沈杰的大部分醫療費用,單位僅負擔415.7元。像沈師傅這樣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職工在認定工傷后,因治療、復診產生的工傷醫療費均可使用社保卡在工傷保險協議機構劃卡治療,無需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墊付醫療費。
便捷、順暢、高效的聯網結算模式,一方面解決了工傷職工、用人單位墊資后跑腿報銷的現實困境,另一方面讓遭受痛苦的企業職工感到溫暖,也給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便利。據悉,2023年以來,已有7969人次工傷職工享受到此惠民利企服務帶來的便捷,市本級工傷協議機構聯網結算醫療費累計支付1530萬元,聯網結算率由2022年度的24.06%提升至30.28%。
社保業務“就近辦”,服務群眾“零距離”
近年來,無錫人社始終秉承著“無難事 悉心辦”的服務理念,促進社保服務資源不斷向下延伸,打造最優“15分鐘社保服務圈”。社保服務就近辦、一次辦、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原本要去社保辦事處辦理單位綜合信息變更,現在在家門口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理了,太方便了。”
首批社保服務“就近辦”示范點的街道工作人員龔晴潔,通過與錫山辦事處工作人員的日常高頻業務溝通,已經從一個“專科醫生”轉變成“一口清”“問不倒”的“全科能手”。厚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每月社保業務經辦 1200余件,業務涵蓋靈活就業參保、新單位開戶登記、社保繳費、證明打印等。
2023年3月,全市首批6家社保服務“就近辦”示范點集中授牌。山北街道、厚橋街道等多個街道離中心城區較遠,周邊企業、社區居民出行辦事不便。隨著新增43項社保業務的下沉,6家示范點可辦理的總業務量達到148項,“家門口的社保服務”構建了“一個號、一扇門、一支筆、一次成”的政務服務格局,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大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