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鹽城市考察新四軍紀念館并發表重要講話。
時隔四個多月,總書記今年再次親臨江蘇,讓全省干部群眾備受鼓舞;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全省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傳承和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吹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進軍號角。
△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供圖
紅色基因根植于城市血脈,凝聚前行動力
“這是我從事新四軍歷史文化研究40多年來最興奮、最幸福的時刻!”曾經參與紀念館籌建的新四軍紀念館副研究員陳宗彪見證了紀念館的發展變化。
陳宗彪說,鹽城是一座與新四軍有著深厚淵源的紅色之城,新四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鐵軍精神,已成為鹽阜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眼下,鹽城正深入謀劃充分發揮“天藍地綠基因紅”獨特優勢,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精神血脈賡續流淌。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四軍紀念館考察時的講話語重心長,催人奮進,為我們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丙}城市公安局鹽南高新區分局科城派出所所長蔡介澎說,作為一名普通民警,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用好紅色老區地理優勢,充分利用發揮派出所“前線堡壘”的特點,全力做到察民意、護民安、解民憂,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持續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總書記來鹽城視察,是對鹽阜人民的關心和厚愛,對我們發展特色產業、融合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工作更是一種鞭策?!丙}都區潘黃街道新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董兆付激動不已,最近新民村正謀劃著全村來年的發展藍圖,“我們將以總書記到鹽城視察為新的動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p>
對鹽城而言,新四軍紀念館是一個特別的城市符號,更是眾多新四軍老兵的情感共鳴。98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李劍鋒難掩心中的激動,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我能感受到總書記對我們革命老區非常關心,對我們老黨員的斗爭歷史給予了充分的鼓勵和肯定,這對犧牲的同志是一種安慰,對我們活著的老同志是一種鼓勵,我們要繼承發揚革命傳統?!?/p>
△楊根思烈士陵園 顧繼紅/攝
“作為楊根思烈士陵園的一名講解員,很受鼓舞,也深感責任在肩。”楊根思烈士陵園講解員王金光告訴記者,梳理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的革命生涯,新四軍的那段歷程熠熠生輝,也是楊根思革命功勛的起點。“新四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再到中國人民志愿軍,鐵軍精神一直是楊根思聽黨話、跟黨走,矢志不渝干革命的力量源泉。”王金光表示,作為一名講解員,將努力講好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的故事,在講解中讓英雄活起來、故事生動起來,傳承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更多人從紅色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
用好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開展主題教育是今年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每次國內考察都談到主題教育。革命傳統、革命精神,是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常讀常新。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到鹽城新四軍紀念館考察,并對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我深受鼓舞?!倍山瓌倮o念館公共服務部主任潘迎說。
△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展大型實景展示 渡江勝利紀念館供圖
2024年是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為更好地紀念和傳承這段光輝歲月,渡江勝利紀念館將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資源,拓寬公共文化服務窗口,繼續推進渡江戰役學術研究,計劃開展《勝利歌聲多嘹亮——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歌曲展》《勝利的那一天——慶祝渡江戰役勝利75周年檔案圖片展》等主題展覽,完成《渡江戰役中民力支前研究——兼論支前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長江流域紅色資源調查研究》等課題和口述史采集整理,有效利用場館資源研發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課程,促進紅色文化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內的有序流動,把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的故事講得深入人心,成為人民群眾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動力和能量。
“存史資政育人,是我們黨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省委黨史工辦副主任吳逵隆表示,立足新時代,要深入研究新四軍的歷史,挖掘新四軍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講述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詮釋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成功密碼,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增強志氣、骨氣和底氣,提升走好、走穩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覺性,以更高的境界、更強的本領、更優的作風、更好的精神,勠力同心、銳意進取、接續奮斗,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新四軍的歷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白鳛樯诩t旗下、長在春風里的新時代青年,我們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更應該賡續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蹦暇┖娇蘸教齑髮W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學本科生張瀚茹,大學期間與同學們一起投身傳播紅色精神實踐,打造主題黨團課系列《青春傳頌人》,并制作多部紅色故事短視頻,用創新傳播方式,講好黨史故事。
為把江蘇建成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揚地指明了行動方向
在江蘇這方紅色熱土上,有數量眾多、獨具特色、極為珍貴的革命文化資源。其中,新四軍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革命文化的杰出代表和經典表達。
“新四軍的戰斗歷史和革命歷史留給我們滿滿的紅色記憶,既是蘊含著無數先烈的鮮血和生命的印記,又是激勵后人奮斗不息、前進不止的精神旗幟?!笔∥h史工辦征研三處四級調研員張磊表示,今后要充分發揮江蘇革命文化資源數量和品質上的優勢,充分挖掘江蘇革命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地域特色、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不斷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提升革命文化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到鹽城考察新四軍紀念館,為我們統籌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持續開展江蘇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講好新四軍的光榮革命歷史,把江蘇建設成為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揚地指明了行動方向?!?span style="color: #3B3B3B;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FFFFFF;">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處長劉旭東說。2021年至2023年,江蘇省文物局會同江蘇省委宣傳部相繼組織開展了三批革命文物名錄的核定公布工作,與新四軍有關的史跡、舊址等不可移動文物233處,其中國保單位7處,省保單位34處,市縣保單位192處。目前,已備案的全省革命紀念館數量46個,與新四軍有關的革命紀念館12個。
今年5月,江蘇省文物局印發了《關于實施江蘇“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程(2023-2027)的通知》,建設“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主題游徑。通過為期5年的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實施一批革命舊址保護修繕、展陳提升和革命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策劃開展一批革命文物精品展覽項目,打造推介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融合發展示范項目,推動江蘇省革命文物連片保護、整體展示、梯次利用,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未來,江蘇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保護好運用好革命文物,創新開展社會宣傳教育,讓熠熠生輝的革命精神閃耀江蘇大地。
現代快報+記者 姜振軍 盧河燕 胡玉梅 徐夢云 毛曉華 于露 徐紅艷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