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泰州市杰杰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4000多平方米的溫室大棚里,蝴蝶蘭植株抽出長長的花梗,并且開出形似蝴蝶飛舞的花朵,有的紅得鮮艷,有的白里透紅……
“瞧,這朵‘大辣椒’,不僅‘顏值’一流,還撐起我們申俞村的支柱產業,今年基地預計產值能突破400萬元!”說這話的,是泰州市姜堰區顧高鎮申俞村黨總支書記申桂龍,“我們的目標是到明年初再增加一座4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產值突破1000萬元!”
蝴蝶蘭品種有60多個,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蝶蘭”的別稱,還有“洋蘭皇后”的美譽,分布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因為那里氣候環境很適宜。這種花卉在顧高鎮落戶,也就是前幾年的事。如今,蝴蝶蘭在農民增收的盤子里占有的分量很足,蝴蝶蘭成了申俞村與附近3000多村民共富的“幸福花”。
“蝴蝶蘭在我們這里很難種植,第一這里氣候條件不比亞熱帶雨林地區,第二比較嬌艷,第三盛花期需要大量人手……”講完了一連串的“難”,泰州市杰杰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杰話鋒一轉,“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蝴蝶蘭已成了申俞村名副其實的‘幸福花’。”
蝴蝶蘭生長最適宜的氣溫在20℃左右,這樣品質更好、長得更壯、顏值更高。今年溫室安裝了數字化農業系統,根據蝴蝶蘭生長的要求自動調節相應的控溫、控濕、遮光設備,對花的品質、環境溫度控制比較均衡、穩定,花生長的趨勢和高度基本能做到統一。“可以這么說,蝴蝶蘭上市時間由現代數字農業系統說了算,省得花期有早也有晚。”張杰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蝴蝶蘭種植有種苗、催花、造型、盆栽等多個“小程序”,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每年花開鼎盛時期,張杰都要聘用當地農民工來園里打工。張杰說:“每年用工在3000人次左右,打工的村民不僅拿到工錢,還能學到種花技術,公司每年發放工錢超過100萬元。”
高春英是顧高村17組村民,自項目進場后就在這里跟班作業,一年能掙3萬多元。別看她上了歲數,在她心中卻有更高的追求:“我準備明年到園區拿成品回家栽插,老板說了,到時統一收購,不用自己跑市場。”
張杰心中有個更大的夢想,他要帶領村民走上共富之路。就在前不久,在鎮村協調下,他又流轉土地建了4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擬定一年四季都可以培育蝴蝶蘭。“以前銷售主要依靠電商平臺、長三角花卉市場。現在不一樣了,3年種植,園區成了江蘇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泰州版,并注冊了商標,蝴蝶蘭有了嶄新身份。”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個溫室大棚剛建成,10月份,越南客商就慕名上門,并簽訂了合作意向書,繳了“押金”,顧高鎮的蝴蝶蘭走出國門已成定局。這讓張杰非常高興。
隨著蝴蝶蘭產業鏈條逐漸拉長,“紅利”正源源不斷釋放。以產業帶動示范,今年全鎮村集體收入可望再增收200萬元,2萬農民見證妥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