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蘇州13年,深切感受著這個城市對企業發展,尤其是科創企業發展的支持,今天有幸趕上了第100家的好日子。” 江蘇艾森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陳小華說。今天(12月6日),艾森股份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至此蘇州迎來第100家上交所上市公司。
艾森股份供圖
1996年8月15日,“蘇州高新”赴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為蘇州地區首只在上交所發行上市的股票,開啟蘇州大盤藍籌概念企業與上交所市場的歷史篇章。2019年,上交所科創板正式開板,打開蘇州企業另一個IPO歷史機遇期。截至目前,蘇州上交所上市公司數量位列全國第四,約占全省總數的三分之一;首發募集資金近1000億元,總市值超6000億元。
運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是蘇州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的顯著特征。從業績看,2022年蘇州上交所上市公司營收共計3004億元,同比增長16%,高于上證A股板塊9個百分點;凈利潤共計261億元,其中10家企業達成凈利潤翻番,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動能。再融資數據也折射出蘇州上交所上市公司在運用資本市場工具方面的突出實力。近三年來,這些公司實施再融資募集資金總額超350億元,其中增發募集資金超125億元,配股募集資金超80億元,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超150億元。東威科技還成功申請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順利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募資金額超1億美元,成為江蘇省首家成功發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目前還有16家企業發布再融資預案,其中3家已獲證監會通過。
上交所上市公司分布占比
上市公司以優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發展是資本與產業良性互動的重要體現。蘇州上交所上市公司87%為高新技術企業,30%獲批獲評市級以上專精特新資質企業,其中60%入選瞪羚計劃,11%為“獨角獸”培育企業,15%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022年,這些公司研發投入達151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平均每家公司擁有研發人員367人,平均占公司總人數22%,高于上交所整體A股市場平均4個百分點,平均每家公司擁有83個發明專利。像華興源創、廣大特材、綠的諧波、固德威等企業牽頭建立了產學研研究中心,天準科技、江蘇北人、澤璟制藥-U、敏芯股份、納微科技等企業積極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為產業升級與技術革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市公司首發募資金額前五城市
“蘇州上交所上市公司近九成屬于蘇州四大產業集群,五成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積極布局,構成蘇州主導產業的堅實基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蘇報融媒記者 楊帆 文/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