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宿遷:“農”墨重彩勾勒新時代“魚米之鄉”嶄新畫卷

農房鱗次櫛比、河湖水清岸綠、產業蓬勃發展……走在宿遷廣袤的新農村,新時代“魚米之鄉”嶄新畫卷躍然入目。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關乎國家的發展大局,關乎農民的根本利益。今年以來,宿遷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部署,緊扣“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努力探索具有宿遷特色、可供參考借鑒的鄉村振興實現路徑。

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3.7億元,同比增長5.2%。

“十九連豐”,托起百姓穩穩幸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作為全省農業大市,宿遷在提升糧食產量的征程上,始終腳步不息。

今年以來,宿遷繼續扛起產糧大市的使命擔當,錨定“江蘇大糧倉”定位,以更加明確的路徑、更加有力的舉措,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市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九連豐”,2023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全市夏糧播種面積444.7萬畝、同比增加0.9萬畝,總產171.7萬噸、同比增加0.2萬噸;預計秋糧播種面積482.2萬畝、單產562.3公斤、總產271.14萬噸,分別同比增加4.73萬畝、21公斤和12.68萬噸。

糧食生產碩果累累并非偶然,在抓牢“糧食安全”頭等大事上,宿遷可謂動作不斷。

在全力夯實農田基礎支撐方面,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推進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

今年以來,宿遷新建成高標準農田11.9萬畝,累計建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453.93萬畝,占耕地面積比重達74.2%。

在加快提升科技興農水平方面,通過出臺種業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有力促使重要農產品品種基本實現自給。

在持續強化農業設施支撐方面,以抓實農機“兩項行動”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建設,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目前,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率達65%,全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8%,已建成數字農業農村基地30個。

“真金白銀”,消除百姓后顧之憂

“三年前,我從山東濰坊來到宿遷投資,行事過半,資金卻有所短缺。多虧了泗陽縣開展農業設施確權改革,不到一個月,我就通過農業設施抵押,拿到了300萬元貸款,這真是‘救命錢’。”江蘇安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武談及兩年前的投資經歷仍記憶猶新。

為進一步拓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渠道,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宿遷聚焦“確權、賦權、活權”,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和抵押貸款。今年以來,累計辦理農業設施所有權登記證73本,發放農業設施抵押貸款1.4億元,推動“資產”變“資金”,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像王建武這樣的受益者,在宿遷并非個例。同樣,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和抵押貸款也僅僅是宿遷注重系統集成促改革,深度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其中一環。

從承擔省以上涉農改革事項19項,到創新推出“農園貸”“一村一品貸”等特色貸款;從創新推廣鄉村公共空間治理2.0版圖表工作法,到推進“三塊地”改革探索實施宅基地票、房票“雙票制”;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構建設實現縣區全覆蓋,到制定村集體經濟組織“事權”清單……細數宿遷在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上取得的成績,每一項都可圈可點。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制發房票42張、地票328張,改革經驗獲農業農村部肯定;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55宗、2240畝,畝均最高成交價32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成交額突破25.29億元;全市各地空間治理典型經驗被《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主流媒體報道25次。

“精準加碼”,實現百姓幸福愿景

“去年,佟圩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大關!”今年5月,在宿遷經開區三棵樹街道佟圩社區農民創業園,駐村第一書記沈輝向市委幫促工作隊報告了喜訊。

2021年,沈輝作為新任駐村第一書記來到佟圩社區,先后協調資金160萬元,用于建設農民創業園、正軒果蔬種植合作社等項目。2022年,佟圩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低收入農戶無返貧現象,鞏固脫貧率達100%,幫扶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全市135家參與掛村幫促的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61.37萬元,協調投入資金1.6億元,實施幫促項目150個。”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深入推進資產倍增、能力提升、管理提優、暖心富民“四項工程”,拓展村企聯建、聯營聯建等發展路徑,前三季度,全市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68.1萬元,同比增長9.9%。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今年以來,宿遷聚焦共同富裕強基礎,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重點在嚴守規模性返貧底線、聚力村級集體經濟振興、多渠道推進農民增收、接續推進片區開發四個方面工作上持續發力,以深化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為抓手,突出加工轉化增值、品牌溢價帶動,讓廣大農戶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宿遷深知產業振興對于實現百姓幸福愿景的重要性,堅持全鏈發展提能級,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圍繞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加快推進“三群四鏈”補鏈強鏈延鏈,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切實讓百姓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當下,新時代“魚米之鄉”的每一寸土地都長滿希望,鄉村振興的“宿遷篇”越來越有看頭。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鄉村振興雖有艱辛卻更有希望,必將勾勒出具有宿遷特色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嶄新畫卷,讓百姓生活迎來更多發展和希望。(馬凌峰 沈瑤)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