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恒情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定向領航。
重要的時間節點,關鍵的奮斗坐標。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全年呈現前低、中高、后穩態勢,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2%,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充分印證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形勢判斷和相關決策的正確性預見性,有力彰顯了我國經濟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堅定信心、開拓奮進,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戰勝困難挑戰,推動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持續前行。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之路是一帆風順的,也只有經歷過風風雨雨,才會“體質”更好、“免疫力”更強。近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會議提出的這“五個必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必將推動中國經濟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當前,我國經濟恢復仍處在關鍵階段,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對于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延續了多年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并提出“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傳遞出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新動向。與此同時,突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會議對2024年要扎實做好的九項重點任務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深切考量。我們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明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當前,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就是要讓力量在堅定信心中匯聚,目標在凝心聚力中實現。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良好勢頭,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定能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破浪前行、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與光明的未來。(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