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新“縣”象調研報告】江蘇泗陽縣:奏響陌上泗陽的科技華章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再赴江蘇考察,要求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我蘇網攜手全國多個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融媒體報道《新“縣”象印記——探路中國式現代化縣域調研行》,記錄我國地方行政區劃的基本單位“縣區”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起而尋策、敢為人先、踔厲奮進的火熱場面,通過調研和解剖式報道,為各地提供啟迪和借鑒。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在2022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



  泗陽縣位于江蘇省北部,生態稟賦和農業資源豐富,是農業大縣,先后獲評中國綠色食品之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國家“綠水青山生態強縣”。近年來,泗陽把農業產業發展作為富民增收、鄉村振興的“壓艙石”,借助科技力量,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今年9月,泗陽縣入選全國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江蘇泗陽

  


  每一口金針菇的爽脆,每一勺菌菇湯底的鮮美,每一次舌尖上的跳動,你是否想過涮火鍋時酣暢淋漓的地道風味,可能就來自有著“菇都”美譽的泗陽。在這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25家,年產食用菌鮮品41萬噸,年產值37億元,是全國食用菌產業化生產高集聚度地區之一,被授予“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縣”稱號。



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走進位于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間間生育室內或婀娜多姿、或憨態可掬的朵朵小菌菇正萌發新生。“我們通過對光、溫、水、氣的數字化嚴格把控,模擬食用菌生長環境,實現工廠化、周年化生產,而且通過工藝和管理上的不斷優化,縮短食用菌的生長周期,如金針菇的生長周期從過去的145天縮短到現在的45天。”江蘇華綠生物技術總監李賀文介紹說。



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


  華綠生物采用先進的“工廠化生產”技術,通過“培養料配置—攪拌—裝料—滅菌—冷卻—接種—培養—出菇”等一體化的食用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流程,不僅讓老百姓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綠色放心菇,也提高了農林下腳料的高效循環再利用率。在華綠,食用菌生長的培養基全部來自于田間,農林余料就是食用菌生長的“土壤”。“食用菌是一種真菌,在野外通過分解農林余料等有機物進行生長,華綠生物借助科技手段,把這種模式和環境搬到工廠內培育,變廢為寶,生物轉化率達到160%。”李賀文自豪地說。



食用菌培養


  農業的出路在于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于科技進步和創新。在“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理念下,泗陽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龍頭項目帶動效應,通過政企聯合建設食用菌研發中心,并通過聘請專家、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攻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態菌種等核心技術,實現了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牽頭制定全國金針菇、真姬菇菌種行業標準,被科技部評定為國家金針菇種質資源評價和利用基地。

  此外,泗陽探索推廣“農作物-食用菌-沼氣-有機肥料”等循環發展模式,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實現12000余農戶共同創富,撐起了鄉村振興“致富傘”,“小菌菇 大產業”已然成為鄉村產業振興實踐的生動樣本。

  


  一口水餃香,悠悠幸福味。經過10多年的發展,泗陽水餃行業已經從小作坊成長為規模化、品牌化的食品加工產業。泗陽現有水餃企業近50家,2023年速凍食品產值將達50億元,是華東地區知名水餃生產基地。預計到2025年底,泗陽速凍食品產量100萬噸,產值將達100億元。



江蘇好鮮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走進江蘇好鮮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只只水餃筆直成行,順著傳輸帶進入包裝車間。在泗陽,每一只水餃從面粉的攪拌、餃皮的制作到餃子的成型,都實現了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這幾年,在生產自動化的加持下,泗陽水餃產業得到大力發展,美潤水餃、滿嘴香、好鮮美等一大批實力雄厚、發展前景廣闊的水餃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銷售范圍覆蓋華東、華中地區許多大中型城市,日產水餃100噸,水餃產業已經成為泗陽重要支柱產業。”泗陽水餃產業協會秘書長魏三祥高興地說。



江蘇好鮮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水餃生產車間 


  為了保證水餃的口感,泗陽從源頭把控,水餃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于本地。泗陽美潤水餃蔬菜供應基地技術人員朱良玉介紹:“基地施的肥料都是本地的農家肥,病蟲害防治都采用生物防治,不打農藥,這樣生長出來的蔬菜綠色無公害,從而確保了泗陽水餃的品質。”在機械化作業的情況下,泗陽水餃仍然保留了“媽媽的味道”。



泗陽美潤水餃蔬菜供應基地 


  據了解,泗陽近50家水餃企業需要大量的面粉、蔬菜、生豬、禽蛋等優質農產品,從而帶動了周邊種養加基地的建設,也吸納了當地2萬多農民家門口就業。

  


  雖然已進入冬季,但泗陽縣來安街道新境界花卉基地里卻是一片綠色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這里,紅掌花開正盛,從高空看去,紅得嬌艷、紅得耀眼,仿佛鋪就成了一個紅色的地毯。然而,你一定想不到,這些好看的花卉,是通過“植物克隆”技術培植出來的。



泗陽縣來安街道新境界花卉基地


  走進基地植物組培技術研發中心,2000 平方米的無菌培養間里,一個個密封小罐整齊地排列在實驗架上,里面是密密麻麻、細細長長的綠色小苗。



泗陽縣來安街道新境界花卉基地植物組培技術研發中心


  “首先對植株的葉片進行消毒,然后切下1厘米大小裝入調制好的培養基中誘導愈傷組織,進行分化長芽,然后再擴繁增殖,生根出幼苗,最后在溫室里進行移植。”江蘇新境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侍孟娟說。



泗陽縣來安街道新境界花卉基地


  通過植物克隆,一片葉子可以繁育出上萬株花苗。傳統栽植方式一年的出苗量,在這里只需要3個月時間就能實現。當前,泗陽與“花”結緣,生產月季、紅掌、鳳梨等40多種高端暢銷溫室盆花,紅掌單品工藝和規模位居全國前三。那么,數量如此多的花卉是如何走向市場的呢?



來安街道農產品電商中心,花卉主播們正在直播


  “這款叫做金邊咖啡,也叫金邊蔓越莓,它的花即使全部開敗了,花片同樣具有觀賞價值,作為串場福利,今天給大家來一波。”在來安街道農產品電商中心,花卉主播們通過網絡直播,將泗陽的花卉推向全國。

  “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平均一年銷售500萬盆左右,主要是銷往蘇北蘇南及上海、杭州、合肥這些周邊城市。”江蘇安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聰介紹。

  一片葉子長成一片花海,一項技術創造一個奇跡。如今,花卉產業成為鼓起泗陽農民“錢袋子”的富民產業。許多農民通過種花、養花、賣花,嘗到了科技興農、興業、興村的甜頭。

  “農業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近年來,泗陽縣積極推動農業與科技融合,充分利用生物技術、數字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率,發展智慧農業,加快推進泗陽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泗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曉暉說道。

  科技賦能,讓泗陽農業現代化“快馬加鞭”。如今在泗陽,科技要素正在不斷聚集,現代化農業體系加速形成。泗陽猶如一位執著畫師,沿著千里運河畫軸,正在奮力地繪就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