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號”頂風破浪穩健前行

港口內,橋吊有序裝卸,車輛川流不息;車間里,傳送帶不斷運作,智能后臺時刻監控;田地間,大型機械來回穿梭,農民臉上充滿豐收的喜悅……

長風萬里,浩蕩前行。回望過去的這一年,全省上下攻堅克難、承壓而上,以扎實有力行動推動經濟率先復蘇,并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江蘇號”大船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航道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促復蘇,三次產業穩中有進

回看2023年江蘇經濟的“發展曲線”,復蘇快、韌性強、活力足成為顯著特點——

一季度全省經濟率先整體好轉邁出堅實步伐;二季度延續持續恢復、回升向好態勢;三季度企業信心修復回暖的特征明顯,印證了經濟發展質效穩步提升;進入四季度,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

這一年,是江蘇經濟碩果累累的一年。

農業大省守護大國糧倉。759.5億斤!全省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好形勢。

工業壓艙石穩健厚重。截至10月底,全省今年500項重大工業項目已經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03.2%,超序時進度19.9個百分點。

服務業成增長“強引擎”。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3%,比上年同期上升1.3個百分點,支柱地位穩固,規上服務業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占全省規上服務業的比重為28.5%,同比增長30.8%。

一組組亮眼數據振奮人心,彰顯出三次產業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這一年,是江蘇經濟量質齊升的一年。

在江蘇天成科技集團禽蛋養殖數字平臺,各雞舍內雞群和環境等信息實時顯示在屏幕上;在中洋魚天下公司生產車間,一箱箱河豚產品從傳送帶上不斷輸出,集團已形成集科研開發、生態化養殖、漁業旅游等于一體的特色水產全產業鏈……

我省正進一步聚焦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主線,一產穩總量增效益,二產強龍頭提品質,三產重融合興業態,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安全穩定、規模質量和效益一流的農業產業體系,已培育10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產業204個。

南京維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成功研發推出“數字化工廠套件”,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近兩年信息服務業迎來了一輪行業爆發期!”公司董事長楊松貴高興地說。

楊松貴的感受從數據中得到了佐證:前三季度,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7%。

這一年,是江蘇經濟回暖向好的一年。

12月11日晚,“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啟動,累計將開展26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3.7億元惠民消費券。活動啟動后,山東游客陳朵來南京打卡“色彩游”,在朋友圈寫道:“總要來趟南京吧!”

商圈客流如織,餐飲門店“煙火氣”升騰,景點人氣爆棚,今年,生活性服務業復蘇明顯,居民消費信心逐步回升,需求提振、消費升溫,市場暖意融融。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4.1億元,同比增長7.1%。

一邊擴內需,一邊促外貿,進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7.4%,這是11月江蘇外貿交出的成績單。海關總署《中國海關》雜志日前發布的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江蘇13市全部上榜。

“今年全省經濟呈現持續恢復、運行平穩、回升向好的態勢,生產供給平穩增長、市場需求邊際改善、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企業信心修復回暖特征明顯。”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總結說。

補短板,政策合力直擊痛點

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是今年以來我省經濟面臨的主要困難挑戰。

補短板,首先要解決“最痛點”。一年來,我省出臺了一大批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的政策舉措。

增量創新政策多,存量接續政策實。1月16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42條政策舉措聚焦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難點,全力扶持和鼓勵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優質增量;8月31日,我省正式發布《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動能、保障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28條具體舉措……著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各條線各部門紛紛出臺新舉措,不斷鞏固經濟恢復向好基礎——

3月1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8條措施從降低經營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扶優做強上,更大力度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7月1日起,我省施行《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發展質效;9月4日,《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明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全力促發展惠民生;12月13日,我省召開《江蘇省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條例》貫徹實施座談會……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解決各類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緩釋“外部需求有所減弱”壓力,補齊海洋經濟“薄弱項”……直面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江蘇以“在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浪潮中擁抱確定性”的政策導向,攻堅克難,帶來了發展預期實實在在的改善,政策暖流推動江蘇經濟航船穩穩前行。

擴需求、增信心,有效投資不斷“加碼”。連日來的寒風撲面,壓不住施工現場火熱勢頭——被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的南通疊石橋國際紡織時尚廣場一期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已拆除封頂樓層支模架,為下一階段二次結構砌筑施工做好準備。1-10月,江蘇省工業投資增長9.6%,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8%,分別高于全國0.7和3.6個百分點,13個設區市完成重大工業項目投資全部超序時進度。

強供給、優環境,金融“活水”加速灌溉。數據顯示,僅前三季度,在江蘇落地和實施的央行政策工具就有13項,存續余額近7000億元,對實體經濟讓利金額超100億元,支持發放相關領域貸款超1萬億元。

遵循“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過程”的發展邏輯,江蘇今年推出的系列“政策包”針對性強、協同性高,“握指成拳”實現最大政策合力效應。

謀長遠,向新而行積蓄動能

韌性強、潛力足的江蘇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謀求更高質量發展,必須向新而行,積蓄發展新動能、樹立發展新優勢。

激發新質生產力,成為我省向新而行的主要方向。我省一邊密集出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推動科技創新的政策,一邊加速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為形成新質生產力開展探索實踐。

科技謀勢,產業筑基。11月23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全省累計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企業超4.5萬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企業超3.3萬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江蘇聚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7條智能化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新型液晶顯示模組產品陸續下線。“智能車間建成后,生產效率較以前提高30%以上,生產成本較同行降低10%,產品優良率達98%以上。”公司總經理趙圣銘說。

這樣的智能化場景在全省各地越來越多——在“智改數轉網聯”的創新驅動下,企業紛紛跑出加速度,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注入新活力。近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全球新增21家制造業燈塔工廠中,位于江蘇的就有3家。在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研究報告》中,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上榜“百強市”。

“新型工業化的‘新’體現在依靠新技術激活新動能、拓展新領域、開辟新賽道和增創江蘇工業發展新優勢上。”省工信廳廳長朱愛勛表示,下一步,將推動13個設區市以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的思維,推動主導產業、地標產業成長壯大,不斷提升各類產業園區等產業載體的能級水平,打造優質的產業發展生態,為全國新型工業化探索新路、積累經驗、提供支撐。

向新而行,全省上下既要以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產業鏈創新,也要更深層次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擴大開放。

作為開放創新的“橋頭堡”,今年1至11月,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5513億元,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1.6%。11月當月,園區進出口總值578.1億元,增長14.9%,增速創2022年2月以來新高。

兩組數據尤為亮眼——1至11月,蘇州工業園區對印度、俄羅斯、中亞五國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37.2%、38.2%、44.9%;從產品類別看,園區鋰電池、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增長近六成。

“園區今年出臺穩外貿專項措施,安排專項資金,鼓勵企業爭取外貿進出口訂單,一手為企業紓困解難,一手拓產業轉型空間,全力探索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路徑。”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表示。

南京海關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我省進出口總額達4825.3億元,進出口規模創近15個月新高。隨著外貿結構持續優化,“江蘇制造”的國際貿易競爭力不斷增強,“江蘇號”在全球經濟浪潮中航行愈發穩健。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王建朋 許愿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