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新政3.0”,以主城區最集中的產業布局、最豐富的服務保障,全力構建“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當人才與園區雙向奔赴,“產業地圖”和“人才圖譜”和諧相融,崇川正逐步駛上園區產業發展“快車道”。
搭建人才招引平臺,打造聚才“強磁場”
“公司快速發展,其實是政府一直在推著我們‘跑’。”南通游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守群回望過去幾年的發展,心中很有一番感觸。
游加科技所在的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園坐落在主城崇川天安數碼城,這座以直播電商、數字裝備、大數據等為主導產業的園區,為崇川數字文化產業加快集聚、帶動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打造了優質的載體平臺,形成了“產業引聚人才、人才賦能產業”的新局面。
“數字文化產業園的成立,標志著‘一主四副’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正式構建完成,目前全區數字產業集群加速成勢,全年共新增規上數字文化企業43家,營收同比增長44.0%,數字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說到底還是得益于人才集聚效應。”崇川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了解,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園為企業提供了技術、資本、人力等全方位的高效服務,以工業人才突破為關鍵,圍繞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機械汽配、醫療醫美等產業,積極做好產才融合文章,全力推動“人才鏈”在補鏈、延鏈、強鏈上實現新突破。
“為了更好地服務新加入園區的人才們,營造良好的科創環境,我們基地為新招聘來的工業園區產業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免費的‘創客格子間’‘創意路演廳’‘創客悅讀坊’,讓他們創新創業沒有后顧之憂”。天安數碼城副總經理薛新偉說道。
優化人才培育模式,激活育才“蓄水池”
學思想、重實踐,師徒結對比貢獻。近日,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黨委與陳橋街道總工會共同舉辦第二屆“金牌導師和優秀學員”表彰暨“我把贊歌獻給黨”專場文體展演活動,為10對“青藍”結對師徒分別授予陳橋街道產業工人素質提升工程“金牌導師”和“優秀學員”稱號,助力園區企業新員工快速成長,激發創新活力,提升職工整體素質。
“非常感謝老師對我的悉心指導,街道和園區開展的這項結對工程讓初出校園的我可以盡快完成從‘小白’到‘老手’的蛻變。”南通遠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質量部一部技術員龔祺龍表示。
據了解,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陳橋片區不斷加強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為青年人才提供充裕的成長機會和廣闊的發展平臺。這其中,南通遠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針對青年人才申報科研項目、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創新創效工作建立專項績效激勵制度,面向不同層次人才制定各式各樣的提升培養方案,以此打造起一支專業精、善創新、善鉆研的技術型青年人才隊伍。
在當前“雙碳”戰略目標的背景下,南通遠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通過加強核心研發人才的培養、新能源產品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項目研究成果轉化,更好賦能重工造修船主業,現已成為國內頗具規模的船舶配套裝備企業。
完善人才服務保障,筑優留才“棲息地”
全區集成電路產業鏈上入選江蘇省雙創30名,入選市江海英才48名,入選紫瑯英才101名、“萬人計劃”專家石磊帶領通富微電首次實現銷售收入超200億元,行業排名全球第四......一項項亮眼的數據、一個個精彩的成績,是崇川區在“聚才、育才、留才”上全面發力,實現南通市北集成電路產業園區“人才引領產業”的生動縮影。
先安居,再立業。“目前,我們市北人才公寓已入住通富微電、長城電子、越亞半導體等企業青年職工2000余人,出租房間約為632間,入住率高達85%。”市北集成電路產業園區人才公寓負責人趙曉建說道。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崇川區充分發揮人才安居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響應“人才強區”戰略,實施了住房安居筑巢工程,在市北集成電路產業園區落實人才公寓項目,持續為青年提供“一張床”、“一間房”,致力完善服務用心“留”人才。
與此同時,崇川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作用,創新打造“芯創梧桐”黨群服務中心,從生活服務的“關鍵小事”、“政策服務、項目招引、人才申報、金融服務”的成長需求再到“就業、住房、子女上學”人文關懷等等,一路相伴,護航保障,使各類人才發展有機會、創業有平臺、貢獻有褒獎、權益有保障,不斷提高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真正將集成電路產業園打造成人才向往的“芯創高地”,繪出聚天下英才共建美好崇川的生動圖景。
據悉,崇川區將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真心愛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全力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環境,為加快建設助推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供稿人:郁嘉誠、曹桂香、單鵬、范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