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48家市級創新聯合體、66家市外“科創飛地”、7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斷攀升的一組數字,見證著今年無錫各類創新平臺的建設力度,標注出城市愈發濃厚的創新底色。
今年以來,無錫市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快馬揚鞭”,逐步構建起以重點實驗室為引領、各類高水平研發機構為支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突破口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一批實驗室、研究院和創新中心落地,一系列“大國重器”、大科學裝置開展研發,圍繞無錫市“465”產業集群進行有組織的科研,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苗圃”,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大國重器”推動前瞻性產業布局
近日,連云港附近海域的刺骨寒風中,由中國船舶七〇二所研制的深海多金屬硫化物采礦車在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保障之下順利完成海試任務,成功驗證了深海重載采礦裝備水下作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今年2月,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揭牌,太湖實驗室“版圖”擴容,一系列“大動作”相繼展開:深海空間站無錫研發基地二期工程動工,“創智號”試驗船開啟首航,全球首艘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開工……
總長近110米、排水量約7000噸的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配備直升機平臺和直通海底的月池系統,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實驗室”。試驗船集結太湖實驗室自主研發的智能信息系統、首套國產智能中速機等多個“首次應用”,可為國內智能船新型技術提供試驗場,待建成后將成為深海試驗領域又一國之重器。
正如“奮斗者”號深潛器的誕生推動了一批基礎研究進步、帶動無錫30多家企業參與研發那樣,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向是科研成果轉化的“加速器”。今年,該市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啟新一輪深度合作,聯合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平臺、開展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推動更多前瞻性產業技術布局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依托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寬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今年落地江陰,將建設寬視場巡天望遠鏡精密光電系統研發基地。這一大科學裝置有望使我國在地面巡天和光譜觀測能力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建設過程將加速空天科技、高端光學裝備制造等產業上下游企業在錫集聚。事實上,今年以來,無錫已頻頻感受藍箭航天、東方空間等火箭制造企業的“南下”步伐。在不斷增強的空天科技實力加成之下,無錫優越的產業配套將發揮出“乘數效應”,吸引更多前瞻性產業來錫布局。
新型研發機構為“最強大腦”筑家
6月,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簽約,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無錫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智慧物聯等領域;7月,天津大學無錫研究院正式啟用,引進高水平科研團隊主攻先進內燃動力科創成果落地轉化;10月,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簽約落地,著力打造生命健康領域國際頂尖科學及工程化研發平臺;11月,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啟用,以工程博士學位教育為核心開展高端科技人才培養和相關項目孵化;12月,北京大學無錫EDA研究院揭牌,圍繞電子設計自動化核心技術問題探索突破創新應用瓶頸……
今年以來,一大批無錫與國內“頂流”高校合作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密集落地,為“最強大腦”在錫筑家,打造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新范式。一場大會見證無錫以市校合作擁抱高端人才和未來產業的熱情。2023未來技術合作(無錫)大會上,該市攜手全國12家高校未來技術學院發布《未來技術與產業發展無錫倡議》,加快推進新興技術、高端人才落地,探索形成前沿科技合作與產教協同創新“無錫模式”。
新型研發機構建得好更要用得好,今年3月,無錫市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溝通起各大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全過程,成為聚合資源的“強磁場”。無錫市產研院引進高校院所的成果到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的“最先一公里”,撥投結合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成果產業化落地并孵化成企業,打通從“技術開發”到“產品開發”的“最后一公里”。成立半年多來,無錫市產研院已圍繞重點產業領域聘請項目經理9人,其中包括4名院士,以及儲備項目經理15人。無錫市產研院聚焦香港城市大學科技成果與產業化項目,引進呂堅院士團隊共建港城大無錫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同時全面摸排該市新型研發機構產出成果,于近期完成了首輪新型研發機構的評估工作。
“未來,我們要依托市產研院每年統籌布局建設一批高能級新型研發機構,做強技術供給、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引育等核心功能,建立起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型科研平臺體系。”無錫市科技局局長趙建平表示。
創新聯合體+重點實驗室展企業所能
2023年無錫科技界各大榜單中,有兩份首次發布的名單格外引人矚目,一份是年中公布的首批48家無錫市創新聯合體建設培育名單,一份是年底出爐的首批32家無錫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名單。兩份名單上,企業都占據了主導地位,顯示出錫城創新主體的中堅力量。
48家創新聯合體由無錫市創新型領軍企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牽頭,聯合重大創新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同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過去憑借企業單打獨斗式的技術攻關方式已無法快速解決如今更高層次、更大難度的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問題。”無錫盛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攜手東南大學—無錫集成電路技術研究所和產業鏈上的無錫市電子儀表工業有限公司一起組建了創新聯合體,正在協同設計高可靠性電子雷管控制芯片,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模式。
首批3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大部分依托無錫市龍頭領軍企業建設,針對行業發展所需,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引導新技術的應用和成果轉化,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無錫還制定了重點實驗室認定和運行管理辦法,引導實驗室建立有體系的研發制度。從承建無錫市工業射線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無錫日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實驗室設立了科研部、行政部和技術服務部等職能部門,逐步建立起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明確采取嚴格的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制度,并建立起科學、公正的人員聘用及流動機制。實驗室還將定期舉辦公開展示交流活動,建立跨單位合作關系,促進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
產學研合作更加順暢,研發制度更趨系統化,創新聯合體和重點實驗室牽引企業朝著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方向奔走,企業研發能力穩步增強。今年,無錫新認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24家,同比增長19.8%;新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4家,創歷年新高;全市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達781家,位居全省第二。(朱冬婭、實習生 錢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