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細胞可以再生,生命卻不可重來。若有一天,當你有機會能夠挽救他人生命時,你是否愿意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
“能救一個人我感到非常高興”“我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這將是我一輩子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希望他能盡快恢復健康”“退役不褪色,這是我應該做的”……吳江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以實際行動給出自己的答案,句句鏗鏘有力,直抵人心,他們說:“是的,我準備好了!”
受訪者供圖
12月27日,吳江今年第十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丁冬冬在蘇大附一院成功完成捐獻。不久后,這份愛將在另一座城市生根、發芽、綻放,托起一名小女孩新的燦爛人生。
世界平凡,但總有那些不平凡的力量屢屢閃著光。2001年,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正式成立并掛牌。同年,區紅十字會開展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發動工作。2002年,吳江首批中華骨髓庫志愿者入庫,全區現有3300多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血樣資料入庫,而且繼續以每年10%以上速度保持增長,配型概率大大增加。
今年的捐獻志愿者中,有醫務工作者、企業職工、輔警,有參演電影《我不是藥神》的文藝工作者,有“95后”年輕小伙兒,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無名英雄”……他們書寫出吳江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這份“考卷”的每一個正確答案。
記者了解到,2023年,吳江共有10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更確切地說,是2023年2月至12月期間,10個月、10個人、10份愛心挽救10個鮮活生命,奏響了平凡英雄的贊歌。回望這一年,吳江年度捐獻總人數創歷史新高,位居全省縣市(區)第一。而在去年,吳江捐獻總人數還是0。
從0到10的跨越,是全區上下一心、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近年來,吳江始終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將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作為“紅匯無疆”工作品牌建設重點,培育志愿服務隊伍,在“世界紅十字日”“99公益日”“世界骨髓捐獻者日”等重要節日,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的科普推廣,協調各部門全力保障捐獻全過程順利進行,并做好志愿者服務和關心關愛工作,讓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城市文明新風尚,書寫“大愛吳江”新篇章。
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走出“吳江路徑”,在傳播紅十字精神、助推城市文明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跋乱徊剑瑓^紅十字會將繼續努力創新工作方法,全力推動造血干細胞工作再上新臺階?!眳^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吳穎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