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廣東佛山市山水區南山鎮公布“躺平休閑人員”名單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當地相關部門回應,情況屬實。此次公示的目的是為了督促這些“躺平”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網傳圖片顯示,有8名同志列入南山鎮2023年度躺平休閑人員擬定名單。這是當地首次評選“躺平者”,如被列為“躺平者”,將有6個月整改期,還會有先進部門幫助改進提升。
有網友對此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有效手段,身處公職崗位的人,若沉溺“躺平”將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高效辦事。通過這樣的獎懲方式,無疑增強了工作人員的羞恥感,激勵他們全身心地為群眾提供服務。也有人對這種公示行為表示質疑和不滿,都說人要臉,樹要皮,這些被定義為“躺平休閑”的人,可以想象他們在單位的處境有多尷尬,“這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
不論贊成還是質疑,這件事情的發生引起了人們對于公職人員工作態度的關注。總的來說,公示“躺平休閑人員”名單,或是一種激勵與警醒。但這僅是第一步,“躺平”的背后反映了哪些問題以及如何避免“躺平”值得思考和跟進解決。
我們常說,嚴管就是厚愛,基層工作人員是最貼近百姓的,理應拒絕“躺平”,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使命。這需要相關部門健全培訓和激勵機制,提高公職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效率,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公職人員的使命和責任,促使他們更好地履職盡責,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和要求。
現代快報+評論員 槿色涼秋
(校對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