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
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生活在政治清明、和諧安寧、協調有序的社會里,對文化知識的渴望與日俱增……這是新時期農民群體的一致追求和愿望。振興鄉村文化,構建文明鄉風,才能順應農民群眾的愿望,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近年來,江蘇將農家書屋、鄉村書房、城市客廳等作為重要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鄉村振興之路上,色彩斑斕、書聲瑯瑯。
讀書煮茶,看臨沂鄉村新氣象
冬日暖陽里,在馬陵山山腳下,沏上一壺茶,打開一本好書,這是何等愜意。近日,馬陵山景區出口處,“讀書煮春茶”書店成了游客們必到的網紅打卡點。
與傳統書店的現代感不同,“讀書煮春茶”書店古色古香,造型獨特,館內營業面積300余平方米,現有藏書15000余冊,設計風格按照春秋兩漢古風文化精心打造,設有書籍區、品茶區、休閑活動區、戲曲展演區等,游客可以一邊品茗一邊看書一邊聽戲,在舒心愜意的環境中放松自己?!芭c其說這是一處書店,不如說是給馬陵山增加了一處精致的人文景點”,游客徐小姐如此評價。
“文化振興是鄉村五大振興內容之一,能夠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新沂市委常委、副市長、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陳剛告訴記者,工作隊在新沂的文化扶貧,重中之重是讓閱讀涵養鄉風文明,借文化之力更好助推鄉村振興,讓農民朋友對書香社會建設有更多的獲得感。
為此,陳剛充分借助組長單位——省委宣傳部統籌宣傳文化系統資源優勢,著力在鄉村文化振興上求實效?!白x書煮春茶”鄉村特色書店,正是工作隊協調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與馬陵山景區共同打造。此外,工作隊還指導新沂花廳讀書臺成功創成“2023江蘇最美書店”,窯灣鎮三橋村、雙塘鎮高塘村成功創建“江蘇省五星級示范農家書屋”。為了增強鄉村文化硬件水平,工作隊還先后協調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省文化投資集團、省全民閱讀促進會,先后捐贈了價值30萬元圖書、電腦;省印刷發行協會捐贈價值20萬元的圖書電腦;省出版物發行業協會捐贈15萬元圖書。
通過多方共同努力,2023年新沂市居民閱讀指數測評位居全省前列,還作為全省唯一縣級單位在當年江蘇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發言。而在2023年4月20日,新沂作為第十三屆江蘇農民讀書節的主會場,成功掀起了一波全民讀書熱。
在城市客廳感受文化魅力,聆聽歷史回響
日前,連云港市優秀閱讀推廣人、灌南縣惠澤讀書會會長劉華玉帶領該讀書會志愿者老師舉辦的“惠澤童心 讓愛童行”小小講解員公益培訓班在灌南城市客廳正式上線。
灌南城市客廳作為省級社科科普基地,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出資建設,于2023年6月底開工,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占地200多平方米,集研學活動、親子課堂、文化講座、非遺展示、圖書閱讀等多功能于一體。
灌南城市客廳包含博物館、水資源展示館、城市規劃中心、省級社科普及基地四個部分。其中,博物館按歷史斷代共分7個廳,分別展示各個時期灌南的水陸變遷、歷史變革、重大事件、社會地位等;規劃館按國土空間規劃,集中展示各大產業、行業的發展思路。整個展陳用實物與圖文展板相結合的方式,配合聲、光、電等現代展示手法,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
走進科普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多功能活動區,寬敞明亮,座椅可收納,已成功舉辦多場親子課堂、講座、培訓活動,讓孩子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非遺展示區匯聚灌南特色非遺項目,如“湯溝酒釀造技藝”、“連云港剪紙”等,通過圖文展板和實物展品,讓大家了解中華民旅的優秀文化遺產。
文化宣傳區展示二郎神畫像、木刻藝術、傳統碑刻等作品,充滿藝術氣息。圖書閱讀區配備3000冊圖書,特別是少兒類圖書和電子閱讀屏,深受孩子們喜愛。休閑活動區供人們喝茶、閱讀、觀景、休閑,盡享悠閑時光。
客廳落成后已成功舉辦多場活動
“這個科普基地目前已成為灌南縣新的文化地標,吸引了無數市民前來打卡。在這里,市民可以感受文化的魅力,聆聽歷史的回響,盡享休閑時光。這里也成為市民探尋文化、享受生活的心靈港灣,”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隊員宋虎介紹說。
如在畫中游,泗洪鄉村美景入墻
除了書店等文化設施的落地外,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也把藝術帶進了鄉村。
仲冬時節,行走在泗洪縣魏營鎮澗圩社區的初心公園里,一幅題材新穎、內容豐富的墻畫映入眼簾?!耙郧拔覀冞@墻上都是廣告,墻面也比較破舊?,F在不僅修補了墻面,還畫上了富有鄉村特色的墻繪??粗约旱募亦l越來越漂亮,真是打心眼兒里高興。”澗圩社區村民韋亞欣賞著墻繪作品高興地說。
2023年暑假,南京藝術學院青年大學生“結伴前行?鄉村振興公益慈善研究性學習”實踐團走進蘇北農村,連續開展兩期暑期社會實踐主題活動,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繪就大美畫卷。實踐活動由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省委駐泗洪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共同指導。
南藝師生在泗洪縣魏營鎮澗圩社區邀請社區孩童加入墻繪創作
實踐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手筆”,當然是學生們在泗洪開展的“手繪鄉村”主題實踐。所到之處,大家彎腰抬臂、起手落筆、勾線上色,用畫筆描繪鄉村圖景,將當地的鄉土風貌和近年來農村變化、振興成果濃縮進一幅幅墻繪中,筆墨精妙、栩栩如生的墻繪遮蓋住了原本斑駁單調的白墻,原本“冷冰冰”的墻面賦予了文明的溫度,營造出一番“畫中有景、景中有畫”的美好鄉村圖景。兩期的暑期社會實踐,南京藝術學院實踐團隊用八天的時間,在泗洪共創作了500平方的鄉村墻繪,受到當地鎮村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策劃:徐丙奇 張洪
統籌:王燁 崔洪曙 張磊
撰文:馬志亞 張凌飛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