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蘇州:無“墻”有“強”,園區三十而立

News-item-image20210322112026


時間來到2024年,蘇州工業園區迎來了30周年。

一紙協定、一份藍圖,30年前,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了中新兩國政府合作的旗艦項目。超越定義、不止園區,30年來,SIP有了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等諸多解讀。擴大開放合作的“排頭兵”里是尖兵;深化改革創新的“探路者”中當領跑。園區連續八年摘得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桂冠、累計吸引外資項目5000余個、實際利用外資超400億美元、被認定為江蘇省首個且唯一“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這是園區的“實力標簽”。

多年來,園區自主地、有選擇地借鑒新加坡成功經驗。24次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130多項先行先試的政策,構建起了“精簡、統一、高效”的服務型政府機構——這是園區的“發展底盤”。

當時間篇章即將掀開又一個30年,園區當如何?

園區西面,矗立著一座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建城規矩早已名垂青史。六城門之內的方圓,留下諸多的世界遺產。園區,沒有城墻——或許恰恰就是其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歷史經驗。過去是,未來還是。

以“全方位”起跳,處處有合作處處見創新

湖西,園區藍圖繪制的起筆。

在這里,中新合作的影子具象成一棵棵棕櫚樹。而在一湖之隔的湖東,卻不見棕櫚樹的身影。園區市政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蘇州本地氣候與植物特性,棕櫚樹并不適合廣泛種植,所以在后續的綠化設計上,選擇了更適宜本地氣候環境的綠植。

窺一斑而知全豹,中新合作也是如此。

中衡設計集團(前身是“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董事長、首席總建筑師馮正功參與了園區的開發建設。在他看來,園區是把當時先進的國際規劃建設理念和中國國情結合得最好的一次實踐。從規劃建設到產城融合、社會治理……中新合作在園區,涌動著全方位合作的洶涌血液。鄰里中心模式就是一項代表。馮正功說,園區的鄰里中心模式在新加坡的基礎上向前了一步,“把鄰里中心和鄰里公園、學校、圖書館等結合在一起,破局人流量少的同時,賦予了它更多功能?!倍嗄甑臅r間,足夠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新城鄰里中心融合了特色場景、時尚消費和數字科學,以“數實融合”打造全場景綜合類消費商業體,為周邊居民提供全時全域服務,更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園區的服務,不設圍墻。如今,中新雙方這份彌足珍貴的友情愈加深厚。帶著友好合作的基因、開放創新的血液、圓融共贏的骨肉,雙方正朝著全領域、全方位、全市域合作闊步前進——

2022年,第五屆中新服貿論壇正式升級為第五屆虹橋國際論壇的分論壇,園區成為首個在上海以外地區舉辦分論壇活動之地;

2023年2月,由園區、太倉市、昆山市、吳中區、相城區、蘇州高新區組成的蘇州代表團赴新,成功簽訂40個合作項目,其中園區就有30個項目;

2023年10月,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再度帶隊訪新,開展經貿投資促進與合作交流對接;

不久前,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園區與新加坡裕廊集團簽署關于深化數字綠色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從“一枝獨秀”擴展到“滿園春色”,蘇州正以全市之力,實現與新加坡的互相成就。


徐志強 攝


徐志強 攝

以“前瞻性”超車,強強聯合比翼齊飛

全方位的合作延伸了中新協同發展的觸角;前瞻性的聯合則豐滿了中新互助共贏的羽翼。

在一場橫跨中新兩國的醫療器械專場路演上。屏幕那頭,是優質的新加坡創新創業項目;屏幕這頭,投資機構、服務部門、金融機構聚精會神,期待新的“未來之星”從這里誕生。

看似簡單的路演,潛力無限。

背后的主辦方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首個海外分支機構,也是新加坡在中國唯一由官方運營的科創平臺。

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主任陳泉成表示:“我們選擇在這里成立新科研的首個海外分支機構,可以通過蘇州輻射整個長三角。對于新加坡企業而言,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新加坡科技企業擅于以產業鏈細分領域為抓手提供‘鏈上服務’,與處于轉型周期中的中國企業可以相互補足產業鏈短板,實現強鏈補鏈。”

如何催生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化學反應,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就是一個落腳點。

自2020年啟動運營至今,中心已協助5輪評估,助力30余家新加坡科技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對新加坡科創企業來說,通過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可以了解中國巨大的消費和資本市場,并借助其在長三角地區多維度的商業合作伙伴,實現企業的業務發展目標?!标惾山榻B,同時,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也能幫助中國企業對接新加坡創新生態圈,利用新加坡企業的技術優勢實現協同發展,讓創新成為共同發展的催化劑,為全球創新社群注入動力。

借著新加坡優勢產業的東風,園區提前布局,積極學習新加坡在新型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豐富經驗,鞏固提升園區兩大支柱產業、加速壯大三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目前,園區積極探索打造中新綠色低碳合作示范項目,新建元集團與新加坡吉寶集團、盛裕集團合作開發首個標桿性綠色低碳產業園;綠色領域商業合作蓬勃展開,中方財團、中新綠發與新加坡勝科集團、益閣集團開展新能源、新環保領域合作,兩地企業機構開展廣泛資源對接,碳平臺等領域合作加快推進……

數字經濟方面,園區探索加快跨境數據流動、貿易便利化、數字身份認證等方面合作,攜手新加坡裕廊集團開展智慧園區開發運營合作,探索綠色化數字化互學互鑒、互聯互通;對標新加坡SIRI指數體系,助力億滋食品(蘇州)有限公司獲評全球“燈塔工廠”……

園區的合作,沒有邊界。

以“高質量”騰飛,走出示范性國際化合作之路

如今,“高質量”正成為中新合作的關鍵詞。

園區借鑒新加坡經驗辦公室主任周育才表示,深化雙向投資合作,需要政府主導和企業主體共同推進,讓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層次不斷深化、質效不斷提升。

而這離不開扎根中新雙邊的兩個“橋頭堡”——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和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兩個雙向互設的商務中心共同架起了中新兩國“國際化走廊”。

一方面,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為出海到新加坡的優質中資企業提供全面服務,目前已累計簽約入駐項目超百個;另一方面,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遙相呼應,全力支持企業穩健實施“走出去”跨國經營,服務新加坡創新創業及高端服務業項目落戶園區。截至目前,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已累計簽約新加坡福智霖、鴻信、康橋等30個項目入駐。

福智霖從有意向落戶園區到正式開業,只用了五個月的時間。

依托園區與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高效、專業的服務,2023年7月,福智霖蘇州公司正式入駐中新大廈。福智霖蘇州公司負責人高玉華表示,園區政策務實透明,服務有速度也很有溫度,“外資引進來只是起點,園區還注重在后續服務上下功夫,主動宣講政策,幫助外企整合市場資源、融入本地產業鏈與外企建立起多層次、無障礙的溝通機制,幫助外資企業行穩致遠?!?/p>

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助力企業國際化發展,致力于吸引全球渠道網絡資源,建立相關合作機制,拓展延伸共享維護跨境投資渠道網絡,立足長三角,為企業在海內外的多元化投資發展提供服務。目前已協助企業完成“走出去”項目350余個,分布在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

中新集團中新商務處長蔡德文告訴記者,園區在新加坡設立商務中心,對于企業出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落腳點,“不至于讓剛到新加坡開拓市場的企業‘舉目無親’。通過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辦理手續,可以便捷、快速地開展國際業務。隨著中新互免時間延長到了30天,雙方商務人員的來往將會更加便捷,將促成兩國企業有更多時間接觸和溝通、更多的投資機會?!?/p>

毫無疑問,實現高水平“走出去”和“引進來”并舉,中新合作的模式就是“優等生”,園區已經走出了一條具有示范性的國際化合作之路。

從探路到領跑,未來中新合作的跨越發展始終離不開全方位、前瞻性、高質量的姿態,既是挑戰,更是遠見。

如今,園區肩負著建設世界一流好科技園區的使命,將進一步發揮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自貿區等開放平臺疊加優勢,堅持開展先行先試,探索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全面激發開放活力,建設創新集群引領、先進產業匯聚、開放活力充沛、輻射作用顯著、頂尖人才薈萃、城市品質卓越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無“墻”有“強”的園區,未來想象力無限。

(蘇報駐園區記者 肖瑤)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