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車位,去父母家就能多待會兒了。”近日,市民劉女士到綠地二期探望父母時由衷地感嘆道。淮安生態文旅區綠地世紀城車位少,外來車輛“落腳”難,子女看父母,停車一度要“打游擊”。去年9月底,該區黨員實地走訪后,推行“孝心車位”計劃,來訪者提前預約,即可免費停車12小時。惠民舉措,得到居民交口稱贊。
調研有質效,為民求實效。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蘇淮安找準調研課題、優化調研方式、落實調研成果,通過和群眾“掏心窩”,切實為百姓解煩憂。截至目前,全市縣處級以上干部共確立調研課題1028個,開展實地調研走訪8000余次、均已形成調研成果,排查問題1228個、制定整改措施3622條。
找準“調子” 千名干部定好題
去年10月31日,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縣中振興”話題備受市民關注,熱度穩居“C位”。“群眾關心的就是我們關注的!”市教育局局長陳俊祥當場表態,將通過“一主多輔”的方式,由市教育局主要負責人領題,其他班子成員認領子課題,多角度、小切口剖析縣中落后的原因,并制定應對措施。
趙啟瑞 攝
調研,“走秀”輕松,“走心”不易,如何讓選題落到群眾心坎上?淮安的做法是:廣匯民情民意,明晰發展脈絡。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孫虎介紹,通過系統梳理12345熱線、群眾信訪訴求、巡視巡察反饋等渠道收集的問題,淮安已分類形成項目招引、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實事等9大類86項發展成果,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13項178個問題清單,切實讓調研方向明、調子正。
聚焦加快縣域經濟突破、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科技創新高地、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等8個重點課題和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生態環境、縣中振興4件大事,以及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熱點問題,由分管市級領導和各職能單位認領,靶向定位、有的放矢。清單一出,淮安上千名干部熱情高漲、立即行動,截至目前,已累計確定形成特色鮮明、內容全面的調研課題1028個。
邁開“步子” 一線走訪匯民情
“你們來得正好,這里一到暴雨天就‘看海’,能不能幫我們反映反映!”不久前,清江浦區住建局黨員干部走訪調研東方麗景小區時,居民紛紛吐槽積水困擾。帶著居民的“牢騷”,調研組回去后,舉一反三,將積水問題納入主題教育檢視整改項目,先后推動完成易澇點整治13處。
登高可望遠,走近能看清。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淮安改進調研方式,針對優化服務開展“體驗式”調研、破解難題開展“解剖式”調研、改善民生開展“蹲點式”調研。同時,鼓勵科級干部開展走訪式、嘮嗑式“小微”調研,以多種調研形式,傾聽群眾呼聲、找準問題短板。
調研沉下去,問題浮上來。淮安生態文旅區組織“村村到、戶戶進、人人訪”行動,形成215個“問題清單”;金湖縣緊盯安置房辦證和超期過渡、養老托育服務供給相對不足等11個問題,組織專項整治負責部門互查9次;盱眙縣鎮街領導帶頭領題10大類40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累計開展實地調研、信訪接待、座談督辦等活動286次;市教育局等12個部門聯合開展托管機構違規培訓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發現和整改存在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的托管機構(場所)167家……隨著調研深入,一個個問題浮出水面,為推進整改奠定基礎。
擼起袖子 三項機制治頑疾
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淮安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前期實施“學思想辦實事聚民心建新功”行動的基礎上,建立清單銷號改、督促提醒深入改、市縣聯動共同改三項機制,深入開展“新官理舊賬”化解重大歷史遺留問題、不淹不澇城市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專項行動,把高質量調研成果轉化為惠民生實招。截至目前,淮安市縣兩級黨委班子成員已排查相關問題139個,制定整改措施418條,對整改問題項目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用群眾滿意度,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含金量’。”孫虎表示,淮安將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查、追著問題改,借力調查研究之風,全力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邁上新臺階,確保踐行總書記殷切囑托10年再出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開好局、起好步。
融媒體記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