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曬出2023年度“成績單”,截至2023年底,全省經營主體總數達1452.4萬戶。當前,民營企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要努力讓民營經濟這片“森林”更顯“本固枝榮”,不斷夯實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在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等6個方面采取更多務實舉措,努力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推動民營經濟向好發展因素持續累積,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民營企業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的作用進一步彰顯。2023 年1至11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1%,比進出口總額增速快6.1個百分點。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實踐表明,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民營經濟走向“春天”,需要的是“精準把脈”“對癥下藥”。通過“望、聞、問、切”,從思想認識上、體制機制上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政策才能夠快落實、早見效。中央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形成了“1+N”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江蘇高院發布關于優化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十條措施”,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無錫針對性提出21條具體舉措,以政策集成創新賦能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加快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一條條政策落實落地,一項項措施見行見效,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之路越走越穩,民營企業“小個頭”競相迸發出“大能量”。
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切實將“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理念落到實處,努力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讓民營經濟活力充分釋放。此外,信息技術等領域正在形成引領性、全局性的“新賽道”,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助力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不僅是在發掘產業發展“新賽道”,更是讓民營經濟駛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江蘇緊緊把握數智“脈動”,在數字經濟發展上進而有為,持續突破。蘇州錨定“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主線,借力數字經濟系統性重塑制造業;揚州發布2023版工業能效指南,加快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南京、無錫等地算力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深度賦能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一項項數字化轉型生態體系逐步建設,助力民營企業穩進提質、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
厚植成長沃土,激活澎湃動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引燃政策驅動“核爆點”,下好企業服務“先手棋”,民營經濟的這“一池活水”必將活力無限、四季皆春,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撐起“半壁江山”。(韓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