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溫暖的路,是回家的路。1月26日,2024年春運拉開大幕。回家路上,涌動著中國人對團圓的溫暖期盼。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親情的深度鏈接串聯起闔家團圓的永恒主題。40天里,預計90億人次出行,將創歷史新高。一列列滿載鄉愁的高鐵跨越千山萬水,一個個風塵仆仆的游子散入萬家燈火。神州大地上,“流動的中國”再顯生機與活力。春運,回家,這終是一場充滿“遷徙”意義的歸途。
千里萬里,不如溫暖的故里。自1954年“春運”一詞通過媒體進入社會大眾視野,這場“全球最大規模人口遷徙”已經走過70年。它承載歸途,見證變遷,更清晰記錄著社會發展的鏗鏘足跡。憶往昔,路難通、車難行,排成長龍的購票隊伍里彌漫著焦慮情緒。觀今朝,中國平均每天開行旅客列車超過1萬列,高速公路流量超過6000萬輛次,飛機起降2.68萬架次,“海陸空”任君自由選。回家的路還是那一條,但隨著時光的流轉卻有了不一樣的刻度。可以說“東西南北說走就走”,“千里江陵一日還”也不再只是夢想,踏步向前的中國正在書寫新時代的“春運故事”。
祥和歡樂、國泰民安,中國年的溫馨最終都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自動檢票機前,“人”“證”“票”合一,旅客快速通過;高速服務區里,工作人員將移動充電機器人駕駛至車輛附近提供充電服務;機場航站樓內,乘機引導、輪椅借用、冬衣寄存、愛心休息區、母嬰室等多項舉措相繼推出……這些年的服務變化是細微的,但帶給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細致入微的。一年一度的春運,平安始終是回家不變的底色,為了共同的目標,“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時刻堅守崗位。有人穿行在黑夜的鐵道線上,有人往返于一臺臺機車之間,也有人在流水線的工位上一坐就是一天。傳統的戀家情結與現代的愛國情懷水乳交融,共同編制起中華兒女的“家國情”。
一年春運一年新,一路春色一路景。今年,全部4架國產大飛機C919、“復興號”家族新成員、全國首個下穿機場和地鐵的時速350公里高鐵車站天府機場站,以及亞洲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廣州白云站都迎來“春運首秀”,一幅“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畫卷愈加清晰明朗。“小家”平安順遂,“大家”繁榮昌盛,這是我們樂見的幸福,也是“回家過年”的最大溫暖。從現在啟程,向著春天,向著家的方向,明天的中國必將更加美好。(文/陳佳博 圖/金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