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看看,我的剪紙好看不好看?”2月4日下午,來自印度尼西亞、老撾、貝寧等國家的南京林業大學留學生興奮不已,他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學習了剪紙、感受了拓印技藝,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歷龍年。當自己的成果出現在面前時,他們紛紛拍照并分享給家人和朋友。他們說,在中國過年感受中國文化,有著不一樣的體驗。
“剪紙,首先要學會折,折好之后,就可以照著模版剪了……”在國際民藝研究中心主任李佳薇老師的指導下,留學生練習得有模有樣,雖然手生,但他們的認真專注很快就掌握了訣竅,半個小時候,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作品。
拓印是我國一項古老的技藝,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中國有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當福娃、年年有余等拓印出現在留學生面前,他們驚訝不已,跟老師進行創作時,他們連連點頭,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們逐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好寓意。
“好運和祝福,這份深厚的意義非常美好,以后我也會向身邊的家人和伙伴分享。”來自貝寧的羅伯特來中國已經6年,每年都會和中國朋友感受年味。他告訴記者,之前在北京上本科,2023年來到南京讀碩士,他喜歡中國電影,喜歡南京美食,課余實踐,他會打籃球、和家人分享中國的點滴。
“細膩、溫柔、美好。”來自印尼的小姑娘夏林特別喜歡中國文化。夏林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大四,她學的是食品科學與工程,畢業后就回國,她將把所學知識用于祖國食品工業的發展,也會把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介紹給周邊的人。“很有意思,我回國后也教大家,他們肯定都非常喜歡。”
有意思有年味,國際學生一起渡過了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節。南京林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任浩院長告訴記者,這些年,他們推出的“中國傳統文化實踐課程”受到了留學生們的歡迎,加深了留學生在中國、在南林學習生活的印象,也培育了知華友華愛華的留學生,從而傳播好中國故事。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