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時已到,有光·遇金陵,古城長干里,千燈祈愿會,上燈!”夜幕低垂,華燈亮起來。2月7日,大型沉浸式國潮夜游燈會在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啟幕。
這個春節,大報恩寺遺址景區推出的“千燈祈愿會”福氣滿滿,讓游客不得不來。
△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千燈祈愿會”
上燈嘍!各式燈彩亮花眼
夜幕降臨,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內華燈初上,熱鬧非凡。
△燈彩
塔前廣場上,各種類型的花燈讓人眼花繚亂。千燈納福區,流光溢彩的?廊,千盞燈?共鑄福照?間,置身于內仿若穿梭在金陵古都的千年長河中;氣模區,12只氣模“龍寶寶”,憨態可掬,它們圍成一圈;魚燈區,一組炫美的魚燈裝置,以優雅的姿態和豐富的色彩,傳遞出節日的溫馨與喜悅;非遺彩燈區,200多盞非遺花燈供游客賞玩,感受傳統?藝的魅?;福燈?照掛燈區,古典韻味的掛燈架組,祝愿?年福氣呈祥……
△千燈納福區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大報恩寺上燈是有歷史淵源的。大報恩寺遺址景區位于“長干古城”,這一帶,歷來繁華。西晉文學家左思的《吳都賦》描寫了1700多年前,長干里的熱鬧。書中寫道:“開市朝而并納,橫阛阓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為一。”當時,這一帶是重要的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明朝,仇英筆下的《南都繁會圖》,更是印證了長干里的繁榮之景。
△千燈納福區
今年春節,為了讓游客走進大報恩寺遺址景區。該景區推出了夜游活動。據了解,2月10日~3月10日期間,景區延長開放時間至21:30。景區打造“有光遇金陵 古城長干里”?型沉浸式夜游燈會。讓長干里繁華再現,游客們在古韻今?交融的光影中,盡賞國風燈彩,感受傳統風雅。
賞年俗!把美好祝愿帶回家
春節期間,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還有一系列的年俗活動。
9:00至21:30,游客都可以在景區里撞響福鐘,體驗“撞鐘登塔迎春節”的南京新年俗。撞鐘迎新是廣受中國人喜愛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撞鐘蘊含著“聞鐘聲、煩惱輕、智慧?”等美好寓意,在金陵納福地以敲鐘的方式辭舊迎新,共同祝愿國泰民安、萬家歡樂、五?豐登、吉祥如意。
鄭和下西洋帶回五谷樹種,種于大報恩寺,五谷樹承載了大家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春節假期,景區內設置鄭和NPC,與游客互動發放五谷種子,傳遞幸福和希望。
大年初五,福運降臨,演員著“財神”服飾巡游,為游客帶來“特別驚喜”。
看展、集章……來博物館“尋龍”
到博物館里過年,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大報恩寺遺址歷史厚重,文化繁盛,以“宮闕規制”修建,其中蘊含了豐富的“龍”元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稱道的龍,貫穿了集眾長、惠萬物、求同存異、和諧共生的精神,是正義、高貴、尊榮的象征,這與大報恩寺這一文化符號的內涵具有高度一致性。
△《絲路鏡像——東西方古代銅鏡交流展》(大報恩寺遺址景區供圖)
“國家寶藏”琉璃拱門上,左右對稱龍的形象,彰顯著琉璃燒造工藝的高超水平。出土的琉璃構件,龍紋瓦當、龍紋水滴,文物上的“龍”生動自然,帶著600多年前的祝福穿越而來,訴說著一段歷史。景區內南側永樂御碑遺存的赑屃,傳說中是龍的第六個兒子,“摸摸赑屃頭,來年不發愁”,市井語言里蘊含了中國人對于龍的喜愛。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此外,《絲路鏡像——東西方古代銅鏡交流展》中,不同朝代的龍紋鏡集中亮相,神秘莫測的商周龍、威武剛勁的秦漢龍、華美富麗的唐代龍……通過銅鏡“照見”古人的日常生活,一覽延續千年的精神圖騰。此外,春節期間博物館里還“隱藏”著多個“龍紋限定印章”,等待著游客們來親自解鎖。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胡玉梅 裴詩語/文 儲希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