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創新產業集群中的十個產業各有特點。“4”是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與ICT、醫藥健康、安全應急四個新興創新產業集群。
近年來,徐州立足優勢 ,聚勢強攻、加速迭代,新興產業集群乘勢而上。
近年來,徐州將數字經濟納入全市十大重點產業布局,加快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智改數轉”,全力打造淮海經濟區數字經濟高地。已形成徐工漢云、漢風數字、新碟數科等軟硬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和服務外包的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圍繞打造國家級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產業基地,徐州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加速崛起,鑫華半導體上榜江蘇獨角獸企業,魯汶儀器、上達半導體、華興激光、中科漢韻、中科智芯等企業成為潛在獨角獸企業。
徐州醫藥健康產業在政產學研金五個方面協同創新,在恩華藥業、萬邦生化帶動下,正在著力打造醫藥制造創新中心、區域醫療服務中心和醫藥物流集聚中心。
立足自身優勢,徐州抓住安全應急產業發展先機,打造了國內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綜合實力最強的特色產業集群,成為全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先導區。
全力打造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江蘇淮海科技城的北斗導航授時與位置服務研究院,這個由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組建的區域科研總部,整體裝修已經進入了尾聲。研究院很快就可以開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將引領和推進徐州市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
作為全市打造區域科創中心、徐州科創圈的重要載體,位于江蘇淮海科技城的和君縱達區域總部已經成為光大銀行、通用汽車、字節跳動等項目高端業務交付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老虎云公司,目前已在徐州建設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新基建平臺”,服務徐州上云企業已有800家。
網易(徐州)聯合創新中心入駐一年來,通過多媒體內容產業平臺、數字音樂產業平臺、數字經濟賦能平臺、數字產業創新培育平臺四大平臺,集聚數字經濟人才、技術、企業和服務平臺等資源,與網易相關業務板塊建立了深度合作,推動構建具有徐州強IP的數字文娛產業生態,賦能本地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目前,網易(徐州)聯合創新中心正在籌備前沿創新型生態百強數字峰會,為徐州未來產業創造一個充滿生機的未來。
數字經濟列入全市“343”創新產業集群重點培育以來,徐州先后引入華為、騰訊、用友、忽米、浙江藍卓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落地徐州開展業務。
全市“5G+工業互聯網”信息消費場景深入拓展,以工程機械產業為引領,在醫療、教育、礦山等領域全面開花。全市已經打造了徐工漢云、賽摩協同制造、樂筑科技、精創冷云等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其中,徐工漢云躍升至全國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第二位。
政務、醫療健康、融合賬單等“一網通辦”公共服務,實現90%以上項目在線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不見面審批”,真正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體系,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數字賦能,加速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新的一年,徐州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抓好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收官,加快建設區域數字經濟高地,不斷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企業發展到1400家,營業收入爭取突破1400億元。
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加快“強筋壯骨”
雨水節氣剛過,徐州各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園區內處處熱力升騰,一派繁忙景象。
在徐州經開區鳳凰灣電子信息產業園內,江蘇愛矽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展“微米”級精準生產,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二廠已全面投產;在邳州經濟開發區半導體產業園內,江蘇上達電子有限公司、江蘇影速集成電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搶效率、趕訂單、忙生產,“芯”力量蓬勃發展。
去年底,2023年度江蘇獨角獸企業名單發布,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江蘇獨角獸企業、江蘇魯汶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上達半導體有限公司、江蘇華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中科漢韻半導體有限公司、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上榜江蘇潛在獨角獸企業。這6家企業均來自集成電路與ICT產業。
這也意味著,經過“從無到有”的培育,徐州集成電路與ICT產業正邁入高質量成長期。
經過半年的緊張建設,2023年11月16日,江蘇集芯先進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5萬片碳化硅襯底片制造基地搬入首批生產設備。集芯先進公司緊扣時間節點,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搶抓第三代半導體市場機遇,爭當全市集成電路與ICT產業的排頭兵。
2024年是國家半導體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集芯先進公司也將迎來產線貫通量產、產能快速爬坡、邁向資本市場的戰略發展新機遇。企業將充分整合科研、管理和人才資源,建設第三代半導體智能制造標桿工廠,為客戶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碳化硅產品,為國家高端半導體產業騰飛打下堅實的材料基礎。
在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布局上,徐州已經形成“雙核引領、一區帶動、多點支撐”。雙核即徐州經開區,以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為核心,打造淮海“芯谷”;邳州市以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為核心,打破國外壟斷。一區即徐州高新區,以半導體清洗、鍍膜、長晶等設備制造為突破口,加快形成區域產業特色。“多點”支撐即引導睢寧、新沂等地差異化發展,做強配套支撐,融入全市集成電路與ICT產業鏈體系,助推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實現量級突破。
醫藥健康產業在融合中加速成長
經過近幾年發展,徐州已成為江蘇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位于環城路上的徐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園暨徐州醫科大學科技園,是鼓樓區政府同徐州醫科大學合作共建的科技產業園區。目前已入駐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包括省醫學影像與數字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省醫學基因檢測工程研究中心、省骨髓干細胞轉化應用工程中心、省新藥創制與評價工程中心。
去年底,在江蘇淮海科技城的徐州區域細胞制備中心與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合作共建的“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足創面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通過國家衛健委審批,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研究階段。這也是國內第一個獲批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的研究項目。雙方合作開展干細胞及新型免疫治療技術臨床研究及應用轉化研究,將進一步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基礎及臨床研究和應用技術的提升。
從創新能力看,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樞神經治療藥,江蘇萬邦生化醫藥集團的胰島素類藥等30多個產品同類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億元以上重磅產品28個。萬邦醫藥從最初的動物源胰島素,到現在的一代、二代、三代全系列胰島素產品線,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年萬邦醫藥將持續加大投資,強化創新研發,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為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銅山“312”創新產業集群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板塊,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通過5年的發展,集聚了30多家醫療器械創新產業化項目,開票收入超過50億元。未來,產業園將在基金引導創新醫療器械產業集聚、龍頭醫藥項目落地、產學研生態體系建設三方面重點發力,力爭2024年再上一個新臺階。
今年,全市將做強重點園區載體支撐,加快徐州經開區東湖醫學產業園、徐州高新區淮海醫藥健康產業園、沛縣湖西高新技術產業園、睢寧經開區醫藥健康產業園招商、進駐、運營、投產達效,發揮已建園區支撐和引領作用,完善鼓樓區徐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園、泉山區徐州SATOL生命科技園、新沂醫藥大健康產業園功能布局和產業配套,加快園區各類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細分領域產業園區發展質效,推動全市醫藥健康產業在融合中加速成長。
安全應急產業鞏固先發優勢
依靠國家級安全教育高地、國家安全產業園,以及多個國家應急救援隊,這么多優質的安全產業資源,徐州正在打造一個引領全國應急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形成更為廣闊的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新空間。
安全應急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徐州作為全國首批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正在依托“部省共建”“部校共建”優勢,充分利用中國礦業大學的學科資源,做大徐工消防等重點企業,做強安科園等重點園區,構建安全防護裝備、監測預警、應急救援、安全應急服務“四位一體”產業體系,持續擦亮“中國安全谷”金字招牌。
為了激活“創新鏈”,搶占安全應急產業發展制高點,市安全應急產業專班針對安全應急領域核心、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短板弱項和發展需求,圍繞已梳理出的10項“卡脖子”技術清單,采取“揭榜掛帥”形式,推動徐工消防高壓大流量滅火、魯班智能水下機器人多螺旋控制及多載體水下聲吶探測系統等技術開展協同攻關。
今年,徐州將聚力打造全方位安全防護裝備、全天候監測預警、全系列應急救援、全過程安全應急服務的“四位一體”安全應急產業體系,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 ”、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發展局面,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徐工消防裝備有限公司、徐工礦業機械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以海倫哲專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賽摩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為推力,帶動大中小安全應急企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