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春日勝黃金。”眼下,淮安大地進入了農忙時節,水產養殖基地、種植基地也進入了“水上春耕”狀態,種養殖戶們趁著春日的好時光,多措并舉按下生產的加速鍵,為全年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這兩天,在洪澤湖螃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里,10多個鄉親塘中捉蟹、岸上運蟹、池中洗蟹、棚中揀蟹、打包裝車,“一條龍”采集銷售,忙得不亦樂乎。來自宿遷市泗洪縣的螃蟹養殖大戶劉超,看著一網網優質蟹苗,喜上眉梢。劉超說:“我們8點鐘左右就到這兒了,今天買了1000斤左右,這幾天在這邊養了100多畝地,我們養的是精品蟹,放的苗種都比較好,好的苗子更有信心養出更好的螃蟹。”
時下,扣蟹銷售進入銷售高峰。作為國內有名的長江中華絨大閘蟹種苗基地,300畝蟹種池塘可出產蟹苗10多萬斤,像陳文永這樣的繁育大戶,以蟹種公母分開或按比例銷售等方式拓展市場、提升效益,帶富更多鄉親。市誠信漁公蟹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永表示,今年目前的生產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蟹的品質很好,客戶現在標準規格1斤在40至50(只)之間,價格訂的是45元每斤,一天2000到3000斤,后面高峰期可能達到8000到10000斤。”
“飯煮青泥坊底芹”,連日來,淮安市的3萬畝水芹進入旺采期。新鮮出水的水芹,上身青綠,下身潔白,吃起來鮮嫩脆甜,清熱潤肺,是一道營養豐富的春日美味。淮陰區高家堰鎮梅暢村100多畝池塘里是綠油油的一片,長滿了鮮嫩的水芹菜。村民周繡平一大早就走進齊腰深的冷水里,揮舞長柄鐮刀,齊根收割水芹。淮陰區高家堰鎮梅暢村村民周繡平說:“ 要割一下留下一年再生,一天大概能割4000到5000斤。”
為保證鮮嫩的口感,水芹一上岸,就被送往分揀房,30多位村民分兩排坐開,徒手剔除枯葉,篩選品相好的水芹,緊接著就進行清洗、打包,當天就被經銷商運往批發市場。淮陰區高家堰鎮水芹種植大戶王金洲說:“畝產高的要達到10000斤,今年市場價格基本上差不多,總體價格還是穩定的,我們都賣4塊每斤,最高的賣到4塊5每斤。”
水芹菜是多年生水生蔬菜,收割期長達半年,它對水質要求比較高,高家堰鎮緊鄰洪澤湖,清澈湖水滋養出來的水芹菜,口感香甜爽脆。 淮陰區高家堰鎮水芹種植大戶王金洲表示,水芹菜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從根看到梢,顏色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這種菜叫青白菜。底邊是白的,因為它長在水里面,梢長在水面上的,它是青的,在市場上銷售量是最高的。”
近年來,淮安市成立了近百家水芹專業合作社,在技術、肥料、種苗等方面進行改良,提高水芹的產量和質量。同時,拓寬銷售渠道,每天有數萬斤的水芹通過冷鏈從淮安運往全國多地,帶動了5000多名村民家門口就業增收。(記者:陳陽 戴大勇 顧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