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記者從3月14日召開的全省社會保險工作會議上獲悉,江蘇聚焦重點群體和困難群體,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靶向施策、精準幫扶,去年以來新增158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保障范圍。
蓬勃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就業方式、工作方式更加靈活,分散化、多元化、兼職化等特色明顯,對社會保障制度的適應性、包容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開發建設全省社會保險運行監測平臺,對外強化與稅務、醫保、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共享,對內加強與職業傷害保障、建筑業參加工傷保險、城鎮新增就業參加失業保險等數據比對,探索“數據找人”,精準做好重點群體參保工作。聚焦新業態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在無錫、蘇州試點借助零工服務平臺,探索開展新業態從業人員線上就業、社保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高參保便利化程度。創新“社銀合作”新模式,構建社保經辦大廳與合作銀行網點“一干多枝”社保經辦服務新格局,目前全省省級標準化“就近辦”社保服務網點達2849個,遍及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農信社等9家金融機構,方便群眾在“家門口”辦理社保業務。
去年以來,江蘇大力推進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全面落實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政策,持續推動塵肺病、危化品和建筑業等行業領域工傷保險應保盡保。主動探索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創新服務機制,推進400專線體系服務銜接職業傷害待遇申請全環節,實現平臺企業和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雙向受益。截至2023年末,全省累計158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范圍。
強化困難群體兜底幫扶舉措。落實致貧返貧、低保、特困和重度殘疾等困難群體幫扶政策,2023年累計為48萬困難人員代繳社保費1.2億元。將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21.3萬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精準實施社保助企紓困政策,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2023年全省累計減免失業、工傷保險費171億元。創新失業保險促就業防失業舉措,通過“免申即享”經辦模式,頂格落實穩崗返還、擴崗補助等政策,累計發放47億元失業保險穩崗擴崗資金,有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崗擴崗。
截至2023年末,全省城鄉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6104萬人、2041萬人、2426萬人,較上年增長89萬人、9萬人、25萬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