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家店開在南京南站附近”,2023年3月,“雨花臺區艾凡朵烘焙店”經營者張康拿到嶄新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成為江蘇省第1000萬戶個體工商戶?!叭ツ?月我又在江寧開了第二家店。今年,第三家店也在我的規劃中了!”小店越來越旺,折射出中國經濟蒸蒸日上。
小店不小,小店背后是萬家燈火。從身邊的“網紅”咖啡館,到網上的代購小店,再到小區門口的超市,熱氣騰騰的“小店經濟”,做的是便民小生意,彰顯的卻是城市發展的大活力。小店雖小,能量卻大。如果說“高精尖”“大塊頭”是高質量發展的塔尖與上層,那以小店為代表的個體經濟就是堅實的底座。它們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創造愉悅,也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隨處可見的小攤、小店服務千家萬戶,連接千行百業,蓬勃涌動著經濟大能量。
個體工商戶是中國特色的市場主體,是非公有制經濟的典型代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個體工商戶分類幫扶支持”,引起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熱議。眾所周知,個體工商戶是我國數量最多的經營主體,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微觀基礎,具有“通經活絡”和“行氣活血”的重要功能,發揮著就業“蓄水池”、社會穩定器、共同富裕生力軍的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1.24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67.4%,支撐了近3億人就業。呵護小店,就是呵護經濟發展。
小店,不僅是一種文化承載、一種情感寄托,更是一種發展形態。隨著時代加速發展變遷,小店經濟“漲”勢喜人不僅體現在線下,更體現在線上。微商、微店等各類網上小店的大量涌現并不斷翻新生存成長模式,具體而生動地詮釋著“貨架電商是過去,直播電商是當下,私域電商是未來”。積極扶持、精準滴灌、真情呵護小店,不斷為小店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打開新的發展空間,讓每一個“小個體”都能迸發出“大能量”,為市場帶來更多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值得期待。
經濟社會有機體中,小店不可或缺,既要多起來,更要活下來、火起來。這呼喚政策撐起幫扶傘,給個體工商戶提供蔭蔽并帶去暖意。以江蘇為例,截至2023年末,全省新增減免個體工商戶稅費超215億元,減免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2.67億元。全省發放“蘇崗貸”“富民創業貸”等政策性貸款超234億元。當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小店也應主動求變。傳統店鋪也好,全新業態也罷,即便沒有大動作,也要做出微創新,每一家小店都需要積極適應質量取勝、創新者贏的生存法則,搶抓機遇求發展。
小店經濟不僅點燃城市煙火氣,更提供了居民賴以謀生的陣地,點亮了更多創業、從業人員的奮斗心。聚少能成多、聚沙能成塔。做好小店經濟大文章,呵護小店健康成長,小店雖小但一定可以成為大國“小確幸”“大能量”。(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