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算力在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蘇州正加快推進“三核三區兩基地”算力空間布局。
走進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國科數據超算機房,一排排黑色的機柜里藏著算力的秘密。
蘇州國科綜合數據中心有限公司產品技術工程師蔣鵬飛介紹,原來一個機柜,電力是以4千瓦到6千瓦的規格,現在提高了整個機房的供電密度,單臺的機柜可以達到12千瓦,如此提升了整個智算中心的服務能力。
國科數據擁有4000多個服務器機柜,已累計服務600余家企業,提供通用計算、傳統超算以及智能算力。
蘇州國科綜合數據中心有限公司超算業務負責人陳鋒表示,藥物研發過程中,在一些靶點篩選或者是蛋白質結構分析上,很多任務通用計算無法解決,或者說它的效率很低,通過這個智算,最起碼能夠提升到3到4倍的效率,縮短整個業務計算時長。
國科數據提供全站式企業IT服務解決方案,2020年新增的超算服務更是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納米材料、集成電路等新興領域的企業和眾多科研院所提供了有力算力支持。
陳鋒表示,確保高效的算力資源的供給,也會兼顧成本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加經濟、性能更好的一些算力資源,更好地助力蘇州產業的發展。
根據《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3年)》發布的全國算力二十強市榜單,蘇州全國排名第六,全省排名第一。去年發布的《蘇州市關于推進算力產業發展和應用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數據中心總規模達到50萬標準機架,算力產業創新集群規模達4000億元。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蘇州研究中心主任、蘇州科技大學教授徐天舒介紹,最新的經濟測算發現,每增加1元錢的算力投入,可以帶來3到4元的GDP增長。蘇州本身是產業高地,既有先天條件,也有算力發展的優勢。
加強供給,關鍵是做好基礎和網絡。蘇州正推動“三核三區兩基地”的算力空間布局,即以吳江區“東數西算”算力樞紐節點起步區、蘇州高新區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相城區“蘇州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為核心,以蘇州工業園區、常熟市、太倉市為支撐的城市算力集聚區,昆山市、吳中區重點打造先進算力產業化基地。
徐天舒表示,結合本地實際的資源稟賦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將算力與蘇州的產業有效地結合起來,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產力,共同來打造算力強市。
來源:蘇州新聞
記者:金鴻程、蒯軍